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

来源:民福康

判断早产儿是否脑瘫需从多方面综合考量。临床表现上观察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神经学检查包括反射检查(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亢进)、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影像学检查有头颅超声(早期筛查脑损伤)和头颅磁共振成像(更清晰显示脑结构异常);还需多学科合作进行综合评估且动态随访,结合早产儿年龄、病史等,多方面结果共同判断以早期发现、干预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观察

1.运动发育落后

年龄因素影响:早产儿正常运动发育较足月儿延迟,若在矫正月龄(实际月龄-出生早到的月数)相应阶段仍未出现应有的运动表现,需警惕脑瘫。例如,矫正月龄3-4个月时,正常婴儿能短暂抬头,而早产儿脑瘫患儿可能无法完成此动作;矫正月龄5-6个月时,正常婴儿会主动伸手抓物,脑瘫患儿可能无此动作或动作明显迟缓。

性别差异影响较小:在运动发育落后的表现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主要以发育是否符合相应矫正月龄标准为判断依据。

生活方式相关:若早产儿出生后缺乏足够的康复训练刺激,可能会加重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应保证早产儿有适当的体位摆放、被动运动等康复干预措施,促进运动发育。

病史关联: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黄疸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更易出现运动发育落后,需重点观察其运动发育情况。

2.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活动肢体时阻力增大。例如,握住早产儿肢体进行屈伸活动时,感觉比正常早产儿阻力大。在矫正月龄3个月左右,正常早产儿肌张力适中,而脑瘫患儿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上肢内收、内旋,下肢交叉呈剪刀样。

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松软,被动活动肢体时活动范围增大,犹如棉花样感觉。矫正月龄2-3个月时,正常早产儿有一定肌张力,能保持一定的肢体姿势,而脑瘫肌张力减低患儿肢体松软,不能维持正常体位。

年龄对肌张力判断的影响:不同矫正月龄阶段,正常早产儿肌张力有一定范围,需依据矫正月龄来准确判断肌张力是否异常。随着矫正月龄增加,肌张力会逐渐向正常范围靠近,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异常可能持续存在或进一步加重。

病史与肌张力异常的关系: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发生肌张力异常的概率更高,如窒息可导致脑损伤,影响肌张力调节,进而出现肌张力异常。

3.姿势异常

典型姿势表现:早产儿脑瘫常出现异常姿势,如头偏向一侧、四肢屈曲姿势异常、角弓反张等。在矫正月龄4-5个月时,正常早产儿能自主调整姿势,而脑瘫患儿可能呈现头后仰、四肢僵硬伸展的异常姿势。

与运动发育的关联:姿势异常往往与运动发育落后和肌张力异常相关联,异常姿势会进一步影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形成恶性循环。

生活方式对姿势的影响:不当的体位摆放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加重姿势异常,应注意为早产儿提供正确的体位支持,如仰卧位时保持四肢对称摆放等。

病史对姿势的影响:高危病史导致的脑损伤是姿势异常发生的重要原因,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需密切观察姿势是否正常。

二、神经学检查

1.反射检查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亢进:

拥抱反射:正常足月儿出生后3-4个月拥抱反射消失,早产儿在矫正月龄4-6个月时应消失。若矫正月龄6个月后仍存在拥抱反射,可能提示脑损伤,见于脑瘫患儿。

握持反射:正常足月儿出生后3个月左右握持反射消失,早产儿矫正月龄5-7个月时应消失。若持续不消失或亢进,可能与脑瘫相关。

年龄与原始反射的关系:不同矫正月龄阶段原始反射有不同的正常消失时间,需根据矫正月龄准确评估原始反射情况。随着矫正月龄增加,原始反射应按正常规律消失,若未按时消失或出现亢进,需考虑脑瘫可能。

病史与原始反射的关联:有早产、窒息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原始反射异常的发生率较高,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神经电生理检查

脑电图(EEG):

异常表现:脑瘫患儿脑电图可能出现异常放电,如癫痫样放电等。但脑电图异常并非特异性诊断脑瘫的指标,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年龄对脑电图的影响:早产儿脑发育未成熟,脑电图表现有其特殊性,随着矫正月龄增加,脑电图逐渐向成熟脑电图过渡。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可能在不同矫正月龄阶段有不同表现,需动态观察。

病史与脑电图的关系: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脑电图异常概率增加,如窒息患儿脑电图可能出现背景活动异常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异常情况:脑瘫患儿可能出现BAEP异常,如波潜伏期延长等。通过BAEP检查可以了解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情况,辅助判断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年龄与BAEP的关系:早产儿不同矫正月龄阶段BAEP有正常范围,需依据矫正月龄评估其结果是否正常。随着矫正月龄增加,BAEP结果应逐渐接近正常儿童。

病史对BAEP的影响: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病史可能影响BAEP结果,有相关病史的早产儿需重视BAEP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超声检查

适用情况:适用于早产儿早期脑损伤的筛查,尤其是矫正月龄较小的早产儿。可以观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等情况。

年龄与头颅超声的关系:早产儿不同矫正月龄阶段头颅超声表现不同,随着矫正月龄增加,脑结构逐渐发育成熟,异常表现可能会有变化。例如,矫正月龄3个月内的早产儿可能更容易发现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等情况,随着月龄增加,出血可能吸收或有不同转归。

病史与头颅超声的关联:有早产、窒息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头颅超声异常率较高,通过头颅超声可以早期发现脑损伤相关病变,为脑瘫的早期判断提供依据。

2.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结构,对于脑损伤的部位、程度等判断更准确。可以发现脑瘫患儿脑部的异常改变,如脑皮质发育不良、脑白质异常等。

年龄对MRI的影响:随着矫正月龄增加,MRI对脑结构的显示更加清晰,能更好地评估脑发育情况。不同矫正月龄阶段,正常脑发育有不同表现,脑瘫患儿的MRI表现与相应矫正月龄正常脑发育有差异。

病史与MRI的关系: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通过MRI检查更易发现脑部的病理性改变,如早产导致的脑白质损伤等,这些改变与脑瘫的发生密切相关。

四、综合评估与随访

1.综合评估

多学科合作:判断早产儿是否脑瘫需要儿科医生、康复医生、神经科医生等多学科合作,综合临床表现、神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结果进行评估。例如,儿科医生负责收集病史、观察一般临床表现,康复医生评估运动功能等,神经科医生进行神经学检查和解读相关检查结果,共同做出综合判断。

动态评估:由于早产儿脑发育有一定的可塑性,且脑瘫的表现可能随月龄增长而变化,需要进行动态评估。定期(如每隔1-3个月)对早产儿进行复查,观察其运动发育、姿势、肌张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各项检查指标的动态改变,以便及时调整评估和干预方案。

2.随访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有高危病史的早产儿家庭,要向家长随访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中如何观察早产儿的运动、姿势等情况,如每日定时记录早产儿的肢体活动、头颈部控制等情况。家长要积极配合随访,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带早产儿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要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因为早产儿脑瘫的诊断和后续康复可能给家庭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坚持对早产儿进行康复干预。

总之,判断早产儿是否脑瘫需要从临床表现、神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早产儿的年龄、病史等因素进行动态评估,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原因会导致早产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早产有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机体感染时会释放炎症因子,其会导致前列腺素等物质合成增加,从而导致早产。早产也可能是母体蜕膜螺旋动脉损伤出血、宫腔过度扩张、母胎儿过度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的,或者是生殖道感染、胎盘异常、子宫异常、过度消瘦、宫颈缩短等因素诱发。早产时,产妇可能会出现子宫收缩、阴道少量出血、阴道内
新生儿怎样排除宝宝是脑瘫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想要排除新生儿是否患有脑瘫,这个时候可以进行脑电图、头颅CT的检查来确定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是临床上诱发孩子患有脑瘫的主要原因。如果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表现出智力低下的情况。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患有脑瘫,这个时候一定要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如果确定
五个月宝宝脑瘫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5个月左右的宝宝在竖抱时,腰部仍然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并且经常保持握拳状态或者拇指内敛的症状,都有可能是由于小儿脑瘫所造成的,正常的婴儿大概在3~5个月左右的时候看见物体会伸出手去触碰,因为宝宝对于外界的事物非常好奇,如果5个月左右还没有这样的表现,就有可能患有小儿脑瘫。一般来说5个月左右的宝宝
早产一个月长几斤算正常?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早产儿一个月长半斤到一斤左右比较正常,平时一定要注意细心的照料,建议母乳喂养,按需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因子,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母乳也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母乳喂养的母亲平时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物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早产智力能赶上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根据你所描述的,早产儿就是未满37周出生的胎儿,因为早产是特殊生产,很多器官和身体功能都没发育完全。要抓住早产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有利时期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帮助孩子矫正缺陷,早产儿智力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不会比他们差。
34周早产几斤正常?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若是34周就已经出生的胎儿的话,他的体重可以达到2300克左右,身长的话可能已经达到了43厘米左右,不过每个宝宝他的营养吸收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差异也属于正常现象。早产儿出生以后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吸收,还是建议宝宝吃一段时间的早产儿奶粉。
32周早产出院标准?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一般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如果宝宝的体温正常,呼吸正常以及身体素质都没有异样,体重也在范围之内,一般可以选择出院。32周的早产儿体重一般为二公斤左右,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完善,最好选择食用早产儿奶粉,出院之后也要仔细观察婴儿呼吸是否正常。
早产比较聪明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早产一般神经系统没发育好,而且其他的系统,比如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选系统,这些都没有完全,发育好的情况下,孩子就出生了,因此早产儿的生命力是比较脆弱的,而且大脑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会有智力低下,活动障碍,甚至有脑瘫的可能性,因此早产儿,不仅不会比正常的聪明,而且比会比正常的要智力差一点
早产如何追赶身高 体重?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早产儿可能会比足月儿看起来瘦小,首先建议给早产儿提供母乳喂养,如果表现出奶水不足的情况可以添加配方奶粉和母乳交替喂养,并且要端正宝宝吃奶的姿势,经常帮助宝宝按摩腹部,促进宝宝肠胃消化,增加宝宝的食欲。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宝宝添加衣服,防止造成宝宝着凉感冒,要减少宝
早产奶粉和普通奶粉有什么区别?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要想知道早产儿奶粉和普通奶粉的区别,首先要搞清楚,早产儿较正常新生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及营养成分。1.早产儿奶粉和普通奶粉的营养配比不相同,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含有更多的热量、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等,普通奶粉中的含量较少;2.早产儿奶粉中含有更多的脂肪酸,尤其是DHA、ARA等以帮助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普通
为什么早产更容易得血管瘤?
贺吉庸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发生血管畸形的概率增高,这也是早产儿容易患血管瘤的原因。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口腔黏膜,不仅严重损害孩子容貌,对健康也会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早产儿患血管瘤几率比足产儿高两倍,到医院就诊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早产儿,血管瘤从体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
早产宝宝的辅食怎么添加
马颖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宝宝应胎龄满6个月开始开始添加辅食。如果过早的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现象。辅食添加的种类跟正常宝宝一样,先从米糊开添加,然后过渡到蔬菜、水果、蛋黄、肉类等。辅食添加的原则是由单一到复杂,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依次从一种食物开始添加,宝宝习惯以后,再添加多一种食物。一般纠正胎龄7个月左右,就可以给宝宝尝试各种食物,
早产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李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一定可以治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做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注药病人,视网膜可以完全血管化,所以可以治愈。对于伴有视网膜脱离病人,视功能会受到损伤,因此很难治愈,如果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以避免出现视网膜脱离。
早产如何追赶体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早产儿追赶体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均衡的选择乳品、补充维生素等,保持适度的追赶生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特别是前半年,在此期间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均衡的增加饮食,包括糖类、蛋白质等,与添加辅食同步,主要是在可选择的辅食范围内适当增加进食量,以满足生长需求。
早产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足月出生的宝宝一般四个月以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对于早产儿而言,建议在矫正胎龄六个月以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假如早产宝宝实际出生六个月,当时孕32周出生,离足月还差八周,也就是两个月,则这个孩子矫正月龄为四个月,也就是这个早产的孩子还要两个月才能达到六个月的矫正胎龄。
33周早产一般多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33周早产儿体重大约在1900克至2000克左右,但有个体差异。胎儿体重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孕妇体质情况、平时营养水平和胎儿健康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胎儿发育和体重。一般来说,早产儿出现后需要转移到新生儿科,并在新生儿科孵化器中放置一段时间,以促进肺成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