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如何调理

来源:民福康

胸闷气短可通过生活方式、环境、饮食、心理等多方面调理,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生活方式上要适度运动、作息规律;环境要注意室内外通风、温湿度及避免污染;饮食要均衡营养、控制盐油并选特定食物;心理要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疾病人群各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生活方式调理

1.运动锻炼

适度有氧运动:对于一般人群,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4-6公里/小时)、慢跑、游泳等。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胸闷气短症状。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提高最大摄氧量,增强身体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但运动时需注意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例如,刚开始运动时,每次可运动10-15分钟,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本身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胸闷气短症状较明显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高强度interval训练等,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诱发或加重胸闷气短。

2.作息规律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恢复,包括心肺功能的调整。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胸闷气短等不适。成年人应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等方式改善睡眠,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适当干预。

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容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可能引发或加重胸闷气短。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更应避免熬夜。

二、环境因素调理

1.室内环境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刺激,改善呼吸舒适度。尤其是在密闭的室内环境中待久了,如办公室、室内公共场所等,更要注意通风。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还需定期清洁室内灰尘、更换床上用品等,减少过敏原接触,因为过敏原刺激可能诱发胸闷气短。

温度湿度适宜: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过冷或过热、过干或过湿的环境都可能对呼吸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寒冷干燥的空气可能刺激呼吸道,引起支气管收缩,导致胸闷气短;而闷热潮湿的环境可能使人呼吸不畅。

2.室外环境

避免污染环境:在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的日子里,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合适的口罩,如N95口罩等,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污染物。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污染空气可能加重病情,诱发胸闷气短。另外,在交通繁忙的路段,汽车尾气排放多,也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

三、饮食调理

1.合理膳食结构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橙子等,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和呼吸道健康。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控制盐和油的摄入:减少盐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因为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引发胸闷气短。同时,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油炸食品等,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心肺功能。

2.特定食物选择

富含镁的食物:镁元素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适当多吃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杏仁、腰果等)、深绿色蔬菜(菠菜、苋菜等)、全谷类食物等。研究发现,镁能参与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调节,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和收缩功能,有助于缓解胸闷气短。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三文鱼、沙丁鱼等),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调节血脂等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血管功能,从而可能减轻胸闷气短症状。

四、心理调节

1.缓解压力

放松技巧:对于因压力过大导致胸闷气短的人群,可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深呼吸时,可慢慢地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冥想则是通过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排除杂念,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渐进性肌肉松弛是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缓解身体的紧张感,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改善胸闷气短症状。

减少焦虑情绪:长期的焦虑情绪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发胸闷气短等躯体症状。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例如,参加绘画、书法、瑜伽等活动,既可以丰富生活,又能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情绪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对于严重焦虑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或适当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胸闷气短的特殊情况:儿童胸闷气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感染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如果儿童出现胸闷气短,首先要确保其呼吸通畅,让儿童处于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同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胸部X线等,以明确病因。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如花粉、烟雾等。另外,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儿童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影响其呼吸功能。

2.老年人

老年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老年人胸闷气短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心肺功能减退有关。老年人在调理胸闷气短时,要更加注重安全和适度。运动方面,可选择缓慢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作息上要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但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如失眠等,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等方式调整。饮食上要更加注意低盐低脂,易于消化。同时,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肺疾病等。如果老年人胸闷气短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因为老年人的心肺储备功能较差,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3.女性

女性特殊时期的影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生理期时,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可通过放松心情、适当休息来缓解。孕期时,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胸腔,导致胸闷气短,此时要注意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胸腔的压迫。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胸闷气短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适当补充雌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等方式缓解。同时,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出现异常胸闷气短症状时及时就医。

4.有基础疾病人群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调理胸闷气短时,要严格遵循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相关药物,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同时,在生活方式调理上要更加谨慎,运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诱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饮食上要严格控制盐和脂肪摄入,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另外,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在调理胸闷气短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平喘、祛痰等药物。在环境调理方面,要更加注重避免呼吸道刺激因素,如戒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运动上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哮喘患者可选择在缓解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但要避免在哮喘发作期运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呼吸道症状的食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气短
气短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吸,似喘而无声的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胸闷是一种是什么病症呢?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造成胸闷气短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像是心肌缺血,肺梗阻性病变等。在中医的角度,可能是心气虚。最好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待明确原因后,在专业医生的安排下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比较好。
慢性胃炎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是不会造成胸闷和呼吸困难的。胃炎多见症状有胃胀、胃疼、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很少造成胸闷。胸闷、呼吸困难时应当考虑心脏病的可能,比如心衰、心梗等,因此为了防止严重后果,建议及时就医。
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的原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另一种是由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功能性胸闷是指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期,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和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气短的感觉;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
胸闷气短无力?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看一方面可能和个人体虚有关。走路,体力不佳造成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此外就是考虑心脏方面的疾病造成。如心功能不全等。最好去医院门诊内科检查下。做个心电图进行排查下。平时注意休息。防止劳累。日常生活规律些。饮食方面也要好好调理。清淡为宜。
后背疼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能的原因有:1、冠心病、心脏供血不足。病人多有抽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检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有助于明确诊断。2、肺部病变,如气胸、肺炎、肺栓塞等疾病。3、精神心理因素造成。
更年期心慌气短胸闷,回身无力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更年期表现出心慌,胸闷,浑身无力等表现,需要首先排除一下是否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疾病,完善一下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的下降,因此会表现出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夜间盗汗,烦躁,心慌,胸闷,睡眠障碍等。因此这个时期一定要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
胃炎会导致胸闷气短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若是单纯的胃炎,一般不会造成病人表现出胸闷、气短的情况。如果病人有反流性胃炎,可能会造成嗳气、反酸,部分病人可能会表现出胸闷的情况。其次,如果病人还有其他的心肺功能疾病,也有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晚上气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晚上气短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可能是循环系统疾病引起,常见的疾病是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次,还有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比如慢阻肺、哮喘等。也不能排除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酮症酸中毒。此时需要注意自身有无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针对病因治疗,以免耽误疾病。平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
胸闷、偶尔咳嗽,是新冠感染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偶尔咳嗽,不发烧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可以不表现出发烧症状,甚至有些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相关表现时并没有发烧的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可能仅仅表现出一些呼吸道的症状,比如胸闷、咳嗽等相关的情况。因此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接触史,就算没有发
咳嗽,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是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您现阶段的情况不一定都是哮喘造成的,有可能是心功能不全造成的。为您自身先不要盲目的用药,最好及时确诊。建议您及时就诊,行胸部ct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脑钠肽,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可以暂时应用平喘药物,如氨茶碱。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胸闷气短心慌焦虑失眠怎么办
顾兆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人人都有,比如年轻人考试之前就会焦虑,第二天有重大的事情要做,进行某个重大的项目或者是见某个重要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焦虑。焦虑后就会心慌,有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发烧气短,心胸就会胀闷,可以通过稳定情绪、中医治疗、运动疗法等方法改善症状。1.稳定情绪此时首先要解除焦虑症状,从原发病开始,告诉病人不必焦虑,从思想上安定下来。
颈椎病会导致胸闷气短
陈远林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三甲
颈椎病会导致胸闷气短,胸闷气短在颈椎病分型当中,可能是交感型颈椎病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受到影响,所以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等症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挂专科,进一步地明确病因。胸闷气短有些是心脏或者是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是心脏方面,一定要马上尽快地处理。排除了这些方面原因,是颈椎病,可以在颈椎专科或者中医专科进一步治疗,包括内
哪种胃病会胸闷喘不上气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不管是哪种胃病都不会导致胸闷喘不上气来,出现胸闷喘不上气的原因,很有可能和心脏或者是肺部有关系,比如心脏出现缺血、心衰或者是肺部出现了感染、肿瘤等,都会导致胸闷喘不上气来,所以,建议患者积极到医院去做一下检查,来明确诊断比较好。
胃病能引起胸闷憋气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胃病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症状。临床中,胃病比较多,例如胃炎、胃溃疡、胃肿瘤、十二指肠溃疡等等。在患者发病时,除了会导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以外,还有可能会导致胃部出现烧灼感,从而诱发胸闷、憋气症状出现。因此,需要患者及早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促进患者症状消退。
胸闷气短咳嗽是什么原因?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咳嗽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受凉感冒,导致病情急性加重造成的,要给予患者吸氧,积极地抗炎、抗感染、平喘治疗。其次也有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刺激性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可雾化表面糖皮质激素、贝塔二受体激动剂,改善气道的炎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