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疑似有多动症,需先观察其在家庭、学校等场景的症状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行为冲动等;然后通过医生问诊、量表评估、医学检查进行专业评估;还要与正常活泼、学习困难、自闭症等情况鉴别,若发现疑似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评估诊断,早期干预,关注孩子心理状态,低龄儿童评估干预考虑其身心发展特点。
一、观察症状表现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孩子若患有多动症,在多个场景下会有相应症状表现。在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比如写作业时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干扰,总是分心,不能专注地完成作业;在学校课堂上,难以持续听讲,经常走神,不能紧跟老师的讲课节奏。在活动量方面,会表现出过度活跃,比如坐不住,总是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或者频繁地离开座位;在行为冲动方面,可能会未经允许就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活动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学龄前儿童可能更多表现为过于喧闹、难以安静玩耍等;学龄期儿童则在学校和课堂中的症状更为明显。
二、进行专业评估
(一)医生问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生长发育史、家庭环境、学校表现等多方面情况。比如了解孩子在胎儿期、婴儿期的发育情况,母亲孕期是否有特殊情况,孩子出生时是否顺产、有无窒息等;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在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等。
(二)量表评估
会使用专业的多动症评估量表,例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等。这类量表会从多个维度对孩子的症状进行评估,包括注意力、多动冲动等方面。通过让家长、老师填写量表,获取较为客观的孩子行为表现信息,从而辅助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三)医学检查
可能会进行一些医学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神经系统检查、智力测试等。神经系统检查可以了解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智力测试可以排除因为智力低下等原因导致的类似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例如通过脑电图检查来查看孩子的脑电活动情况,排除是否存在脑部异常放电等情况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
三、与其他类似情况鉴别
(一)正常活泼与多动症的鉴别
正常活泼的孩子虽然也可能比较好动,但他们的行为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合适的场合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在安静的课堂上能够短暂保持安静听讲;而多动症孩子的多动是过度的、不分场合的,很难自我控制。
(二)学习困难与多动症的鉴别
有些孩子因为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出现学习困难,但其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不像多动症那样具有持续性和过度性;而多动症孩子除了学习困难外,还会伴有明显的多动、冲动等其他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在多种场景下都会出现。
(三)自闭症与多动症的鉴别
自闭症孩子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虽然也可能存在多动等表现,但与多动症的核心症状表现有明显区别,自闭症的多动往往是伴随性的,而多动症的核心是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疑似多动症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评估和干预时要考虑其身心发展特点,比如对于低龄儿童,更多采用游戏等非药物干预方式来辅助评估和引导其行为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