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群易患心肌炎:儿童及青少年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接触病毒机会多且免疫调节不稳定易患;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常伴基础疾病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自身免疫紊乱易患;有心肌基础疾病人群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肌状态不佳易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人群如器官移植后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因免疫功能受抑易患。
一、病毒感染相关人群
1.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易受到病毒侵袭。例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常见病毒感染时,儿童及青少年发生心肌炎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10-30岁的青少年群体,这与该年龄段人群接触病毒的机会较多以及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相对不稳定有关。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且常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当发生病毒感染时,如流感病毒感染,老年人发生心肌炎的可能性增加。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整体状态,降低对病毒感染的抵御能力,使得病毒更容易侵袭心肌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包括心肌组织。研究发现,约5%-1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这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机体对心肌的免疫损伤,从而引发心肌炎症。
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激活状态,炎症因子等会对心肌产生不良影响。长期的炎症环境使得心肌组织容易受到损伤,增加了发生心肌炎的风险。相关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肌炎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主要是因为自身免疫介导的心肌炎症反应持续存在。
三、有心肌基础疾病人群
1.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等病变,心肌长期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此时如果发生病毒感染等情况,心肌的耐受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心肌炎。例如,当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肠道病毒感染时,病毒会在缺血的心肌组织中更容易繁殖并引发炎症,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加重心肌的损害程度。
2.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本身已经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心肌细胞的稳定性较差。当受到病毒感染或其他致病因素影响时,心肌炎症更容易发生。因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组织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和改建,使得心肌对致病因素的抵御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心肌炎的发病几率。
四、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人群
1.器官移植后患者:器官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防止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然而,免疫抑制药物会抑制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使得机体对病毒等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例如,肾移植、肝移植等术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期间,一旦发生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就容易引发心肌炎,因为此时机体无法有效地清除病毒,病毒会侵袭心肌导致炎症发生。
2.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重症肌无力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抑制了机体的免疫监视和防御功能,使得病毒等病原体容易侵犯心肌,从而增加了心肌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