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是否具传染性取决于病因,病毒性肝炎具传染性,非病毒因素引起的通常不具传染性。不同类型慢性肝炎对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病毒性慢性肝炎对儿童、育龄女性、老年人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非病毒性慢性肝炎中自身免疫性、酒精性、药物性肝炎对相应人群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慢性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病因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自身免疫因素等都可引起。其中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而非病毒因素引起的慢性肝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一)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及传播途径
1.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可引起暴发流行。感染甲肝病毒后,可引起急性肝炎,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
2.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母婴传播(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婴儿)、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易转为慢性肝炎。
3.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接受污染的医疗操作等,也可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丙肝病毒后多数会转为慢性肝炎。
(二)非病毒性肝炎的非传染性
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组织导致的炎症,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药物性肝炎是由于服用特定药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损伤,如某些抗感染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没有传染性;酒精性肝炎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也不具有传染性。
二、不同类型慢性肝炎的特点及相关人群注意事项
(一)病毒性慢性肝炎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乙肝、丙肝病毒后,如转为慢性,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等,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对于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要及时按规范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2.育龄女性:乙型、丙型肝炎女性患者在备孕、妊娠及哺乳期需特别注意。乙肝女性要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做好母婴阻断措施;丙肝女性在妊娠期间需评估病情,必要时在产后进行抗病毒治疗,且要避免通过母乳喂养传播病毒(如丙肝)。
3.老年人:老年人感染病毒性肝炎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发展为慢性肝炎的风险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注意休息,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
(二)非病毒性慢性肝炎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患者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自身抗体等指标,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劳累等可能会诱发病情活动。
2.酒精性肝炎患者:主要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都要严格戒酒,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对于有肝硬化等并发症的患者,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出现腹水时要限制水钠摄入等。
3.药物性肝炎患者:有明确服药史的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均可能发生。要及时停用可疑的肝损伤药物,根据肝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肝损伤较轻时停药后可能逐渐恢复,严重时需住院治疗,以后要避免使用类似的肝损伤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