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乳腺癌,可能由炎症性疾病(细菌、病毒感染)、其他良性疾病(乳腺增生)等导致,乳腺癌导致的腋下淋巴结肿大有质地硬、活动度变化及伴随乳房肿块等特点,可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钼靶、MRI)、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有乳腺癌高危因素人群需定期乳腺筛查。
一、可能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其他情况
炎症性疾病
细菌感染:当腋窝周围组织发生细菌感染时,如上肢皮肤的疖、痈等感染病灶,细菌可经淋巴管引流至腋下淋巴结,引起腋下淋巴结肿大。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腋窝淋巴结炎,患者腋下淋巴结会出现肿痛,局部皮肤可能伴有红、肿、热等炎症表现。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都可能发生,生活中不注意皮肤卫生、皮肤有破损时容易引发。
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除了有发热、咽痛、肝脾肿大等表现外,也常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腋下淋巴结,淋巴结一般质地中等,可有轻度压痛。该疾病在青少年等人群中相对常见,与病毒接触感染相关。
其他良性疾病
乳腺增生: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导致乳腺增生,可能会引起腋下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肿大。患者常伴有乳腺周期性的胀痛,月经前症状多加重,月经后可缓解。其发生与女性的内分泌状态、生活压力等因素有关,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女性更易出现。
二、乳腺癌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的特点
淋巴结性质:乳腺癌转移至腋下淋巴结时,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早期可活动,随着病情进展,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
伴随症状:除腋下淋巴结肿大外,乳腺癌患者还可能有乳房肿块,多为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等,还可能有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等表现。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有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或晚生育、长期口服避孕药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需警惕。
三、腋下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方法
临床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腋下淋巴结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检查乳房及腋窝周围组织的情况,了解是否有乳房肿块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乳腺及腋下淋巴结的结构,帮助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区分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例如,良性淋巴结超声表现多为形态规则、皮质厚度均匀等;恶性淋巴结可能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皮质增厚、髓质消失等。
乳腺X线摄影(钼靶):对于发现乳腺肿块及评估腋下淋巴结情况有一定价值,尤其对发现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有优势,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病变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一些乳腺致密型的女性。
病理检查:是明确腋下淋巴结性质的金标准,可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淋巴结切除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确定淋巴结肿大是由炎症、良性病变还是恶性肿瘤转移引起。
如果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通过上述一系列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乳腺筛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癌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