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乳腺癌指ER、PR及HER2均阴性,可从基因表达谱分为基底样型1型(具基底细胞角蛋白表达、增殖指数高、年轻患者相对易患等)、基底样型2型(有独特基因表达特征、与基因异常改变有关等)、免疫调节型(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多、免疫相关基因活跃等)、间质型(与肿瘤间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显著等)、管腔雄激素受体型(具管腔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且雄激素受体阳性等)、分子亚型未明确型(无典型亚型明确基因表达特征等),其分子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重要,不同亚型治疗反应和预后有差异,临床需结合多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特殊人群治疗有需考量方面。
特征:该亚型具有基底细胞角蛋白(如CK5/6、CK14)表达,增殖指数较高,预后相对较差。在年龄方面,可能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年轻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该亚型。生活方式上,目前暂无明确直接关联,但有研究提示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进而影响三阴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该亚型的发病风险可能相对升高。
基底样型2型
特征:此亚型具有一些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与基底样型1型有一定差异,增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在年龄分布上,和基底样型1型类似,各年龄段均可涉及。生活方式因素同样是通过影响整体乳腺癌发病风险来间接影响三阴乳腺癌。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三阴乳腺癌的风险需要关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基因的异常改变有关。
免疫调节型
特征:该亚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较多,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活跃。年龄因素对其影响不具有特异性,生活方式中适度的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对三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可能影响三阴乳腺癌的发生过程。
间质型
特征:该亚型与肿瘤间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显著,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高表达。在年龄维度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的饮食因素,如长期高脂饮食可能影响间质成分的代谢等,从而与三阴乳腺癌的间质型发生有一定关联。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其乳腺组织的间质状态可能与三阴乳腺癌间质型的发病存在一定联系。
管腔雄激素受体型
特征:具有管腔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但同时雄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年龄因素对其影响无特殊指向,生活方式中雄激素相关的暴露情况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比如长期接触含雄激素的环境因素等。有男性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三阴乳腺癌中管腔雄激素受体型的发病风险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因为基因遗传等因素可能存在关联。
分子亚型未明确型
特征:该亚型不具备上述典型亚型的明确基因表达特征。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其影响相对不具有特异性指向,对于有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但基因表达不典型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
三阴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分子亚型的三阴乳腺癌在治疗反应和预后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基底样型1型和2型可能对某些化疗方案的反应有一定特点,免疫调节型可能在免疫治疗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分子分型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三阴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时需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状况,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年轻三阴乳腺癌患者,除了治疗疾病本身,还需要关注生育等问题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