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护理需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休息与饮食(充足休息、合理饮食)、疼痛管理(观察疼痛、非药物缓解)、预防传染(隔离易感人群、物品消毒通风)。
一、皮肤护理方面
1.保持清洁干燥
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会出现水疱、糜烂等情况,要注意保持病变部位的清洁。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清洁用品。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局部干燥,这样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因为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皮肤的愈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清洗时要更加轻柔,水温要适宜,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皮肤。
2.避免搔抓
带状疱疹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患者应尽量避免搔抓水疱和糜烂部位。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疱破裂,水疱液流出后可能会引起周围皮肤的感染,而且还可能使病情加重,延长病程。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儿童不自觉地搔抓,可以给儿童修剪指甲,必要时给儿童戴上棉质的手套,减少搔抓对皮肤的损伤。
二、休息与饮食方面
1.充足休息
患病期间,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促进病情的恢复。成年人一般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白天也可以适当安排小憩。儿童患者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相对成年人更长,婴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的睡眠时间,幼儿也需要10-14小时左右,充足的休息能帮助儿童身体更好地对抗病毒,促进康复。
2.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维生素B族对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影响病情恢复。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和易消化性,避免给儿童食用过于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
三、疼痛管理方面
1.观察疼痛情况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要密切观察疼痛的程度、性质等。如果疼痛较为剧烈或持续不缓解,需要及时关注。对于成年人,可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等方式来大致评估疼痛程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程度,家长要多留意儿童的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哭闹、烦躁不安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采取适当措施缓解疼痛(非药物干预为主)
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比如听音乐、看轻松的书籍等。对于儿童患者,可以通过玩游戏等方式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另外,保持舒适的体位也有助于减轻疼痛,例如对于胸背部带状疱疹的患者,可以采取半卧位,减少病变部位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
四、预防传染方面
1.隔离注意事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虽然成年人一般不会再次发生水痘,但对于没有患过水痘的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等,要注意隔离。患者的水疱液中含有病毒,接触到这些水疱液可能会导致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人患上水痘。所以要避免患者与上述易感人群密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物、毛巾等物品要单独清洗、消毒,患者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减少传播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其周围的易感人群更多,如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其他儿童,所以要更加严格地做好隔离和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