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透析患者死亡前兆包括呼吸困难加重、严重水肿难以纠正、血压异常(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律失常、意识改变、尿量显著减少,这些表现分别反映了心脏功能恶化、体液平衡失调、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泵血功能受影响、脑灌注不足、肾脏灌注不足等情况,且不同表现对应不同风险及人群特点。
一、呼吸困难加重
心衰透析患者死亡前兆可能包括呼吸困难明显加重。原本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而此时即使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急促,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进一步恶化,肺部淤血情况显著加重,影响气体交换,科学研究表明,约60%-70%的心衰患者在死亡前会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表现,年龄较大、长期有心血管病史的心衰透析患者更易出现此情况。
二、严重水肿难以纠正
水肿是心衰的常见表现,而死亡前兆中可能出现严重水肿且难以通过常规透析等治疗手段纠正。患者全身水肿可累及眼睑、下肢、腹腔等,甚至出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水肿的加重反映了心脏功能持续恶化,肾脏灌注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体液平衡严重失调,研究发现,水肿难以纠正的心衰透析患者预后往往较差,尤其对于老年心衰透析患者,水肿持续不缓解提示心脏功能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三、血压异常
1.低血压: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30mmHg以上。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加上透析过程中可能的容量变化等因素,导致血压降低,可能伴有头晕、黑矇等表现,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心衰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且难以维持血压稳定时,提示病情危重,死亡风险增加,尤其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低血压带来的脑灌注不足等风险更高。
2.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舒张压超过110mmHg。血压的剧烈波动反映了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严重失调,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容易诱发急性左心衰、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血压大幅波动的心衰透析患者死亡风险比血压相对稳定的心衰透析患者高2-3倍,对于年轻的心衰透析患者,血压的异常升高更需引起重视,因为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四、心律失常
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会严重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骤降。例如室性心动过速时,心脏不能有效将血液泵出,可迅速出现晕厥、休克等表现,临床统计显示,约40%的心衰患者在死亡前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年龄较大、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心衰透析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概率更高,对于这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情况。
五、意识改变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意识改变情况。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导致脑灌注不足,机体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意识改变是病情危重的重要信号,在老年心衰透析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老年人本身脑功能储备较差,心脏功能恶化时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相关的意识异常,一旦出现意识改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六、尿量显著减少
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甚至更少。尿量减少反映了肾脏灌注不足,是心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之一。随着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肾脏血流持续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进行性减少,研究发现,尿量少于400ml/24h的心衰透析患者,其死亡风险较尿量正常或较多的患者显著升高,对于合并有肾脏基础疾病的心衰透析患者,尿量减少的预警意义更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