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手术有多种相关禁忌证,包括肿瘤累及范围相关的多中心性病灶、广泛显微钙化灶;乳房体积与肿瘤大小比例相关的乳房过小、肿瘤相对过大;既往乳房手术相关的既往曾行乳房局部广泛切除、放疗史;全身状况相关的一般状况差、妊娠哺乳期等,这些情况大多不适合行保乳手术,需综合评估患者各方面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保乳术式。
一、肿瘤累及范围相关禁忌证
(一)多中心性病灶
乳腺存在多个独立的癌灶,且彼此之间距离较远,保乳手术难以将所有癌灶完整切除,这种情况下不适合行保乳手术。因为若无法彻底清除所有肿瘤组织,术后肿瘤复发风险会显著增加。对于年轻女性等群体,多中心性病灶更需谨慎评估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因其未来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肿瘤复发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更大影响。
(二)广泛的显微钙化灶
乳腺内存在广泛分布的显微钙化灶,且范围超出了保乳手术能够安全切除的范围。显微钙化灶往往提示肿瘤细胞分布较弥散,保乳手术难以保证切缘阴性,而切缘阳性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有生育计划的年轻女性中,广泛显微钙化灶的存在会极大限制保乳手术的选择,因为切缘问题可能影响后续的综合治疗及患者的长期预后。
二、乳房体积与肿瘤大小比例相关禁忌证
(一)乳房过小
乳房体积过小,肿瘤相对乳房体积较大,保乳术后难以保证乳房外观的基本形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和心理状态。对于处于青春期后期或育龄期的女性,乳房外观的改变可能对其社交、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造成较大冲击,这类人群乳房过小合并肿瘤较大时通常不适合保乳手术。
(二)肿瘤相对过大
肿瘤最大径大于4cm,且与乳房体积比例失调,保乳手术难以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维持乳房的良好外形。对于老年女性,虽然外观要求相对年轻女性可能低一些,但肿瘤相对过大行保乳手术也会面临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且术后乳房外形可能严重受影响,生活质量下降。
三、既往乳房手术相关禁忌证
(一)既往曾行乳房局部广泛切除
既往因其他乳腺病变已行乳房局部广泛切除,再次行保乳手术时,乳房组织剩余量可能不足以安全切除肿瘤并保证切缘阴性,同时再次手术会增加乳房组织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有过多次乳房局部手术史的女性,如曾因良性病变多次局部切除,再次保乳手术需极为谨慎评估,充分考虑乳房组织的可利用程度及复发风险。
(二)放疗史
既往有过乳房部位放疗史,乳腺组织对射线敏感,再次行保乳手术会增加乳腺组织纤维化、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放疗区域的乳腺组织发生二次肿瘤恶变及复发的概率也会升高。对于曾因胸部其他肿瘤接受过乳腺区域放疗的女性,保乳手术需严格排除,因为放疗造成的乳腺组织损伤是不可逆的,会严重影响保乳手术的效果和患者预后。
四、全身状况相关禁忌证
(一)一般状况差
患者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保乳手术及后续的综合治疗,例如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对于老年体弱、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保乳手术的创伤及后续治疗可能超出其身体承受能力,此时更倾向于选择对身体打击相对较小的术式,但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适合保乳。
(二)妊娠哺乳期
妊娠哺乳期发生乳腺癌,保乳手术需考虑妊娠哺乳期的生理特点及对胎儿、婴儿的影响。保乳术后需要进行放疗等综合治疗,放疗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所以妊娠哺乳期一般不适合行保乳手术,多建议先行终止妊娠或断奶后再评估手术方式,但需权衡母亲的肿瘤治疗需求和胎儿、婴儿的健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