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与心衰密切相关,其有特点及相关情况,可通过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等指标评估,不同人群有相应管理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人群各有特殊注意要点。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可发生在多种人群中,比如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老年人可能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这是一种生理性的退变表现;一些有基础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像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也可能逐渐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时,主要影响的是心室舒张期的充盈,使得心室充盈量可能减少,但在早期,心脏通过代偿机制,如心肌肥厚等,可能仍能维持正常的静息心输出量,但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就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与心衰的关联
当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进一步发展,心脏的代偿能力逐渐失代偿时,就会进展为心衰。例如,长期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会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肺淤血等一系列心衰的表现,如呼吸困难等。而且,很多心衰患者早期可能首先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随着病情进展才出现收缩功能的异常等。不过,也有部分心衰患者可能以收缩功能减低为主,同时伴有舒张功能减低。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评估指标及意义
1.E/A比值:是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E/A比值大于1,E波是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的血流速度,A波是舒张晚期心房收缩的血流速度。当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时,E/A比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如E/A比值小于1,提示可能存在舒张功能异常。
2.等容舒张时间(IVRT):指从主动脉瓣关闭到二尖瓣开放的时间,正常范围一般在40-70ms左右。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时,等容舒张时间可能会延长,这反映了心室舒张期的松弛功能减退。
3.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正常时e’值有一定范围,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时,e’值会降低,提示心室舒张功能受损。
针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人群管理及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对于没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果发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钠盐摄入,建议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g,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监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较为常见,要更加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同时注意预防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程度。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调节。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高危人群,需要严格控制血压,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对于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按照上述一般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要求进行管理。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这类人群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外,定期进行心脏筛查,如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等心脏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