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二尖瓣反流包括瓣叶异常(先天性瓣叶异常、退行性变)和瓣环异常(瓣环扩张);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包括左心室扩大(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脏疾病相关(风湿性心脏病),不同病因涉及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原发性二尖瓣反流
1.瓣叶异常
先天性瓣叶异常:某些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可能导致二尖瓣瓣叶结构异常,例如先天性二尖瓣裂缺等。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的正常形成受到影响,使得二尖瓣瓣叶出现发育缺陷,从而引起反流。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疾病的遗传因素或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等导致,不同性别在先天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病上无明显特定差异,但整体发病与胚胎发育阶段的各种不良因素相关。
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二尖瓣瓣叶可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黏液样变性。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加,瓣叶的胶原纤维等成分发生变化,弹性降低,瓣叶变得松弛,在心脏收缩时容易出现反流。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心脏结构的稳定性,相对更易出现因退行性变导致的二尖瓣反流,但这也与个体的衰老进程等多种因素相关。
2.瓣环异常
瓣环扩张: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二尖瓣瓣环扩张,如高血压病。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进而引起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导致二尖瓣瓣环扩张。瓣环扩张后,二尖瓣瓣叶不能正常对合,从而出现反流。不同性别在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上有一定差异,一般男性在中年后高血压发病率相对有一定特点,但高血压导致的瓣环扩张引起的二尖瓣反流与血压控制情况、基础心脏结构等因素相关,年龄越大,发生瓣环扩张的风险相对越高。
二、继发性二尖瓣反流
1.左心室扩大
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如果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会导致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进而引起左心室扩大。例如,前壁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左心室前壁运动减弱或消失,引起左心室整体结构改变,二尖瓣瓣叶不能正常协调运动,出现反流。不同年龄的冠心病患者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男性冠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但这也与个体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饮食等相关,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进而导致左心室扩大引发二尖瓣反流。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明显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二尖瓣瓣叶相对于扩大的左心室腔不能正常关闭,导致反流。这种疾病在各年龄层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特定的绝对差异,但家族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心力衰竭: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由冠心病、心肌病等导致的心力衰竭,都会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心脏收缩时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关闭,引起反流。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老年人由于多种基础疾病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相关的二尖瓣反流,女性在一些心力衰竭的诱因上可能与男性不同,如围生期心肌病等情况多发生在女性妊娠相关时期,但总体与心脏功能的整体状态相关。
3.其他心脏疾病相关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活动导致二尖瓣病变,风湿热主要是由A组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二尖瓣瓣叶和瓣环会受到炎症损伤,出现瓣叶增厚、粘连等改变,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开闭功能,导致反流。这种疾病在过去较为常见,现在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仍可能发生,不同年龄都可能患病,无明显性别特定的绝对发病差异,但与链球菌感染的接触情况等因素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