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内陷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类,先天性与发育、遗传有关,继发性由疾病、手术外伤等引起,会带来局部卫生、哺乳、心理等问题,通过视诊、影像学检查评估,可采用手法牵拉、负压吸引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女性发现应及时就医并加强护理。
一、定义与分类
乳头内陷是指乳头不能突出于乳晕平面,反而向内凹陷的一种情况,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类。先天性乳头内陷是由于乳头和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这些肌纤维向内牵拉,再加上乳头下缺乏支撑组织的撑托所致;继发性乳头内陷多由疾病、手术、外伤等因素引起,如乳腺癌、乳腺炎术后瘢痕挛缩等。
二、先天性乳头内陷的原因
1.发育因素:在胚胎发育时期,乳头下方的乳腺导管、平滑肌等组织发育异常,导致乳头不能正常突出。一般女性在青春期乳房发育时,乳头会逐渐突出,如果在此过程中发育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乳头内陷。
2.遗传因素: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乳头内陷的遗传史,女性发生乳头内陷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三、继发性乳头内陷的常见原因
1.疾病影响
乳腺疾病:乳腺癌是导致继发性乳头内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侵犯乳腺导管、韧带等组织,可牵拉乳头导致内陷;乳腺炎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形成瘢痕,也可能引起乳头内陷。
其他疾病:某些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等,也可能影响乳头周围组织,导致乳头内陷。
2.手术或外伤:乳腺手术(如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局部组织的损伤、瘢痕形成,可能牵拉乳头引起内陷;胸部外伤导致乳房组织损伤、瘢痕形成,也可能影响乳头的正常位置。
四、乳头内陷的影响
1.局部卫生问题:乳头内陷容易使污垢、细菌等积聚,难以清洁,增加了乳头乳晕部位发生感染的风险,可能出现乳头乳晕炎等疾病,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等。
2.哺乳问题:对于哺乳期女性,乳头内陷会影响婴儿的含接,导致哺乳困难,进而可能引起乳汁淤积,增加患乳腺炎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婴儿获取充足的乳汁,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3.心理影响:乳头内陷可能会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在社交、亲密关系等方面,导致自信心下降,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
五、乳头内陷的评估与检查
1.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乳头的外观,判断乳头内陷的程度,一般可分为轻度(乳头部分内陷,乳头颈存在,能轻易用手挤出乳头)、中度(乳头完全凹陷于乳晕内,需用手挤出乳头)、重度(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被挤出)。
2.影像学检查:对于继发性乳头内陷,可能需要进行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等检查,以排除乳腺肿瘤等疾病。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帮助判断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钼靶检查对于发现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等病变有一定优势。
六、乳头内陷的处理
1.非手术治疗
手法牵拉:适用于轻度乳头内陷的女性,在青春期或哺乳期前可经常用手轻轻将乳头向外牵拉,每天数次,每次持续一段时间,通过长期的牵拉刺激,可能使乳头逐渐突出。
负压吸引:可使用乳头矫正器等装置,利用负压原理吸引乳头,使其逐渐突出。一般需要每天使用一定的时间,坚持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效果。
2.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乳头内陷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多种,如乳头凹陷矫正术等,通过松解牵拉乳头的组织,重建乳头的支撑结构,使乳头恢复正常的突出形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女性发现乳头内陷时不必过于恐慌,应及时就医,明确乳头内陷的类型和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乳头乳晕部位的清洁卫生,尤其是有乳头内陷的女性更要加强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