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从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类两方面进行划分。分子分型包括Luminal型(分A、B型,A预后较好,B预后稍差)、HER2过表达型(侵袭性相对强,抗HER2靶向治疗改善预后)、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差,缺乏有效靶向治疗依赖化疗);组织学分类分为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预后好、小叶原位癌有发展为多中心等倾向需密切随访)和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常见、浸润性小叶癌预后稍差、特殊类型癌包括髓样癌等各有预后特点,治疗和预后需个体化评估,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
一、分子分型
(一)Luminal型
1.特点:这类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Ki-67增殖指数相对较低。Luminal型又可分为LuminalA型和LuminalB型。LuminalA型通常预后较好,Ki-67低表达(<14%);LuminalB型中HER2阴性但Ki-67高表达(≥14%)或HER2阳性但基因表达谱具有Luminal特征,其预后较LuminalA型稍差,在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下,治疗方案和预后可能会有差异,年轻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监测等。
(二)HER2过表达型
1.特点: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这类乳腺癌侵袭性相对较强,预后相对较差,但随着抗HER2靶向治疗的发展,预后有了明显改善。在生活方式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整体状况以更好地耐受治疗,对于女性患者,妊娠等特殊情况需要谨慎评估治疗对妊娠的影响等。
(三)三阴性乳腺癌(TNBC)
1.特点:ER、PR和HER2均阴性。这类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差等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预后可能不同,年轻患者三阴性乳腺癌相对更具侵袭性,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主要依赖化疗,生活方式上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应对较为严峻的预后情况,女性患者在生育等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治疗对生育功能等的影响。
二、组织学分类
(一)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是最早的乳腺癌病理类型,预后较好,通过手术等治疗多可治愈,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等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关注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2.小叶原位癌:起源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前病变,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但有发展为多中心、双侧癌的倾向,治疗主要以密切随访观察为主,女性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二)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由导管内癌发展而来,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其生物学行为多样,预后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相关,不同性别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男性乳腺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殊性。
2.浸润性小叶癌:由小叶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发展而来,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常伴有导管内癌,预后相对浸润性导管癌稍差,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评估病情,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反应等可能不同。
3.特殊类型癌:包括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液腺癌、小管癌等。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预后相对较好,黏液腺癌预后较好,小管癌生长缓慢,预后也相对较好,这些特殊类型癌在治疗和预后判断上有各自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病理表现进行个体化评估,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对治疗和预后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可能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