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及心脏相关症状,通过血液检查(心肌酶谱、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儿童和成人感冒性轻微心肌炎表现有差异,需与单纯感冒及其他类型心肌炎鉴别。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全身症状
感冒后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多为低热,即37.3℃~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正常,但会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这是因为感冒病毒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影响机体代谢和肌肉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可能表现程度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
(二)心脏相关症状
1.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能感觉到心脏跳动不规律,这是由于心肌受病毒影响出现功能改变,导致心脏节律或心率异常,儿童可能表现为躁动不安、哭闹等,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心悸,但可通过行为异常体现。
2.胸闷:胸部有压迫感,感觉呼吸不畅,这是因为心肌炎症影响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使得心脏射血功能受一定影响,进而引起胸部不适,不同年龄人群胸闷的感受方式不同,成人可能更易明确表述胸部的异常感觉,而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意活动、呼吸浅表等。
3.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刺痛等,这是因为心肌炎症刺激心脏神经末梢所致,儿童表述胸痛相对困难,可能会用手按压胸部或哭闹来表达身体的不适。
二、相关检查及意义
(一)血液检查
1.心肌酶谱: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等可能会升高,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受损后,细胞内的酶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肌是否受到损伤,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儿童的心肌酶谱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进行判断。
2.血常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性心肌炎,血常规中白细胞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增高,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以及感染的大致类型,对感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
(二)心电图检查
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还可能有ST-T改变等,通过心电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异常,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心电图表现有差异,儿童的心电图特点与成人不同,解读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感冒性轻微心肌炎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喂养困难、精神反应差等情况,因为儿童的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表达不适的方式有限,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感冒后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儿童在患病期间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因为过多的活动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肌的恢复。
(二)成人
成人感冒性轻微心肌炎相对儿童可能表述症状更清晰,但也需要注意,不同生活方式的成人,如长期熬夜、吸烟、饮酒的成人,感冒后发生感冒性心肌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成人在患病期间需要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需要与单纯感冒相鉴别,单纯感冒一般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鼻塞等,一般不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脏相关症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心脏相关检查等可以进行区分;还需要与其他类型心肌炎相鉴别,如细菌性心肌炎等,细菌性心肌炎多有明显的细菌感染证据,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更明显,心肌酶谱升高等表现可能更为显著,通过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等可以明确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