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是心肌炎诊断重要辅助手段,可通过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如CK-MB、LDH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和炎症指标(如CRP、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提供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信息,但有局限性,因部分患者指标正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其他检查,不同年龄人群及有基础病史、不良生活方式人群诊断时需综合考虑,不能仅凭血液检查确诊心肌炎。
一、血液检查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血液检查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但通常不能仅凭血液检查就确诊心肌炎,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一)常见血液指标变化及意义
1.心肌酶谱相关指标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MB会释放进入血液,导致其水平升高。一般来说,心肌炎患者血清CK-MB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例如,多项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炎发作时,CK-MB水平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他一些情况也可能导致CK-MB升高,如骨骼肌损伤等,所以需要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1):LDH在多种组织中都存在,但其同工酶LDH1主要来自心肌。心肌炎时,LDH及LDH1可升高,不过LDH的特异性相对较差,因为肝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时也可导致其升高。
肌钙蛋白(cTnI或cTnT):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当心肌细胞坏死时,cTnI或cTnT会迅速释放入血,是诊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在心肌炎患者中,尤其是急性心肌炎患者,cTnI或cTnT往往会升高,其升高对于判断心肌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一般情况下,cTnI或cTnT升高提示心肌有损伤,结合临床症状等可以辅助心肌炎的诊断。
2.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如果心肌炎是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CRP通常会升高。在病毒性心肌炎等情况下,CRP可呈阳性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它可以反映体内炎症反应活跃的程度。但CRP升高也可见于其他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状态下,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如果心肌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升高;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但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但这些变化都不是特异性的,需要结合临床具体情况以及其他检查来综合分析。
二、血液检查的局限性及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虽然血液检查能提供一些关于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信息,但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有些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谱等指标可能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在心肌炎早期或者病情较轻时。此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患者是否有发热、心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是否有ST-T改变、心律失常(如早搏、传导阻滞等),心脏超声检查,查看心肌的运动情况、心室壁厚度等,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进行心肌活检等有创检查来明确诊断。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血液检查在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略有不同。例如,儿童患心肌炎时,血液指标的变化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心肌酶谱、炎症指标等变化规律是相似的。在儿童心肌炎诊断中,同样需要综合血液检查及其他检查手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免疫性疾病等情况的患者发生心肌炎时,血液指标的变化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需要更仔细地鉴别和分析。同时,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心肌酶谱等指标,在诊断心肌炎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因素,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