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衰有多种症状表现,从不同系统看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咳嗽咳痰等;早期症状不典型,中晚期逐渐明显;对母婴有不良影响,对胎儿可致生长受限、胎动异常、胎心异常等,对孕妇可致体力下降、心功能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需与妊娠期生理性呼吸困难、生理性水肿鉴别,生理性呼吸困难程度轻、无其他心衰表现,生理性水肿休息可缓解、无其他心衰症状,而妊娠期心衰有相应特异表现及客观检查异常可鉴别。
呼吸困难:是常见表现之一,孕妇可能在休息时就感到气短,活动后加重。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例如,正常孕妇在活动后可能有轻度呼吸加快,但心衰孕妇即使轻微活动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平卧时可能会加重,需要垫高枕头甚至端坐呼吸来缓解,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
乏力:孕妇会感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身体各器官组织灌注减少,导致肌肉等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和营养供应,从而出现乏力症状。比如原本能正常进行日常活动的孕妇,现在连简单的洗漱、走路等都感觉力不从心。
水肿:可表现为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妊娠期本身可能有生理性水肿,但心衰引起的水肿往往有其特点。由于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水肿。初始可能是踝部和小腿的凹陷性水肿,休息后不缓解,随着病情加重,水肿可蔓延至大腿、会阴部甚至全身。
心悸:孕妇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求,代偿性加快心率,或者心脏节律可能发生改变,如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从而导致孕妇有心悸的感觉。
咳嗽、咳痰:可能出现咳嗽,多为白色泡沫样痰,有时痰中带血。这是由于肺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刺激引起咳嗽,当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时可出现痰中带血。
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
早期:在妊娠早期,心衰可能症状不典型,孕妇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乏力、活动后轻度气短等,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妊娠早期身体处于适应阶段,心脏负担相对逐渐增加,但早期的心功能代偿可能还能掩盖一些轻微的心衰表现。
中晚期:随着妊娠进展到中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受压,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心衰表现会逐渐明显。此时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会更突出,而且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更典型的心衰表现。例如,孕妇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因呼吸困难而惊醒,坐起后稍缓解,这是中晚期心衰较典型的表现之一,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有关。
对母婴的影响相关表现
对胎儿的影响相关表现:由于孕妇心衰导致胎盘灌注不足,胎儿可能出现生长受限,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相应孕周的正常水平。同时,胎儿可能出现胎动异常,因为宫内缺氧等原因,胎动可能变得频繁或减少。另外,胎心可能出现异常,如胎心过快或过慢等情况,这都是因为母体心衰影响了胎儿的血供和氧供。
对孕妇自身的进一步影响:心衰持续发展会进一步加重孕妇的身体负担,导致孕妇的体力进一步下降,生活自理困难,而且可能出现心功能进行性恶化,严重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安全,如出现急性左心衰等严重情况,可导致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与其他妊娠期生理状况的鉴别
与妊娠期生理性呼吸困难鉴别:妊娠期生理性呼吸困难多在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膈肌上升,胸腔容积减小引起,一般在休息后可缓解,程度较轻,不伴有乏力、水肿、心悸等其他心衰表现。而妊娠期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是在休息时也可能出现,且伴有其他心衰相关症状,如乏力、水肿等,通过心脏功能检查等可以进一步鉴别,例如心功能检查显示射血分数降低等心衰的客观指标。
与妊娠期生理性水肿鉴别:妊娠期生理性水肿多发生在下肢,傍晚明显,早晨减轻,休息后可缓解,不伴有其他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等。而心衰引起的水肿是凹陷性水肿,且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其他心衰表现,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