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包括多种类型,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等,临床表现因病因而异,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各具特点,需综合诊断鉴别,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病时各有其情况,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有相应临床表现、检查特点及需与其他胸膜炎鉴别等情况。
一、定义与病因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其病因多样,感染因素如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均可引发;非感染因素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物理损伤(如胸部外伤)、药物不良反应等。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其自溶产物、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属于肺外结核病,是结核菌感染胸膜所致。其病因明确,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
二、临床表现
胸膜炎:症状差异较大,取决于病因。一般来说,常见症状有胸痛,多为尖锐刺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呼吸困难,程度不一,若胸腔积液较多时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同病因导致的胸膜炎还会有各自病因相关的表现,如感染性胸膜炎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肿瘤性胸膜炎多有原发肿瘤相关表现等。
结核性胸膜炎:起病可急可缓,多数患者有发热(多为低热,少数为高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同时伴有胸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咳嗽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胸腔积液,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胸膜炎:胸部X线或CT检查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异。例如,细菌性胸膜炎可能可见胸膜增厚、胸腔少量积液等;肿瘤性胸膜炎可能发现胸膜占位性病变等。
结核性胸膜炎: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表现为肋膈角变钝,随着积液增多可出现胸腔积液的典型表现,如弧形向上的致密影,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和部位等情况,且常可发现肺部是否存在结核病灶。
四、实验室检查差异
胸膜炎:血常规检查,感染性胸膜炎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胸腔积液检查,根据病因不同,积液性质有差异,如细菌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较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肿瘤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可找到肿瘤细胞等。
结核性胸膜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胸腔积液检查,多为渗出液,外观多为草黄色,少数可为血性,白细胞计数多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升高具有一定特异性,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如涂片抗酸染色、培养等)若阳性可确诊,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膜炎: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需要与其他可能引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疾病相鉴别,如肺炎、气胸、心肌梗死等。
结核性胸膜炎:除了依据上述临床表现、检查等,还需与其他类型胸膜炎相鉴别,尤其是需与癌性胸膜炎相鉴别,癌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可找到癌细胞,而结核性胸膜炎有结核中毒症状、ADA升高等特点可辅助鉴别。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患胸膜炎或结核性胸膜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儿童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更容易出现胸腔积液较多的情况,且在诊断时需注意与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鉴别,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
老年人:老年人患胸膜炎或结核性胸膜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等情况,如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案时需权衡利弊。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胸膜炎或结核性胸膜炎时,用药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在诊断时要考虑到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胸部X线检查需权衡辐射对胎儿的风险,治疗时需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