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较轻类型,心电图表现为P波后均有QRS波群且P-R间期超正常上限,病因有生理性(如健康人迷走神经张力高)和病理性(如心脏本身疾病、其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心电图等,治疗分针对病因和一般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不同情况需特殊考量。
一、定义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较轻类型,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成人P-R间期>0.20秒(老年人P-R间期>0.22秒)。
二、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上P波后均有QRS波群,P-R间期超过正常上限。
三、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健康人在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平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可能会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因为迷走神经兴奋可使房室结传导功能暂时受到影响。
2.病理性因素
心脏本身的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影响房室结的传导功能,从而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房室结的血液减少,影响其正常的电传导。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可影响房室传导系统,导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时心肌广泛受损,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异常,可能影响房室结的传导。
心肌炎:病毒等感染引起心肌炎症,炎症累及房室结,使传导速度减慢,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侵犯心肌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心肌损伤,影响房室结传导。
其他系统疾病: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血钾浓度升高可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导致房室传导减慢。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减慢,影响房室结的传导。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这些药物可抑制房室结的传导功能。
四、临床表现
1.无症状人群:很多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
2.有症状人群: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因为房室传导轻度延迟,心脏的泵血功能稍有影响,但一般症状较轻。
五、诊断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病因。
六、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可逆性病因引起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药物导致的,应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纠正电解质紊乱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会改善。例如,高钾血症患者通过降低血钾水平(如使用钙剂、胰岛素加葡萄糖等),房室传导可恢复正常。
对于由心脏本身疾病引起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冠心病患者需要改善心肌供血,可通过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心肌病患者则根据具体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扩张型心肌病可能需要进行心衰的规范治疗等。
2.一般治疗: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身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主要是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例如,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P-R间期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病情进展。
七、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要考虑先天性因素等。如果是先天性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要密切观察其心脏功能的发育情况。儿童的房室传导系统尚在发育中,一些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要注意与病理性因素鉴别。例如,儿童运动员出现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儿童迷走神经相对更活跃有关,但也需要排除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病理性原因。
2.老年人:老年人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考虑退行性变等因素。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同时老年人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概率较高,如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或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