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通过多方面进行,包括详细采集病史了解既往相关病史;评估呼吸困难、乏力、体循环淤血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脉压减小、颈静脉怒张、奇脉、肝大、腹水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无特异性改变、生化检查有肝功能异常等及结核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包增厚等、X线可见心影及钙化影、CT及MRI能清晰显示心包情况;心导管检查可测定心室压力呈典型曲线改变,综合多方面信息明确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例如是否有结核病史(因为结核是导致缩窄性心包炎较常见的病因),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容易累及心包,引发心包炎症,进而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还需了解是否有其他感染性疾病史、心脏手术史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患病诱因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缩窄性心包炎可能与先天性心包发育异常或特定感染有关,女性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心包炎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情况中可能有其自身免疫调节的特点。有过心脏手术史的患者,术后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二、症状评估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包缩窄限制了心脏的舒张功能,使心输出量减少,肺淤血所致,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乏力也是常见症状,因为心输出量不足,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患者感觉疲劳;还可能出现腹胀、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这是因为静脉回流受阻,体循环淤血引起。
三、体格检查
1.血压:可能会出现脉压减小的情况,因为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每搏输出量减少,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相对变化不大,导致脉压减小。
2.颈静脉怒张:由于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充盈度增加,表现为颈静脉明显怒张,在患者坐位时颈静脉充盈高度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1/3等情况。
3.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这是因为心包缩窄使心室舒张受限,吸气时右心回流受限,右心室排入肺循环的血量减少,左心回心血量也相应减少,导致脉搏减弱。
4.肝大:肝脏淤血肿大,可伴有压痛,通过触诊可发现肝脏肿大的程度等情况。
5.腹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水,导致腹部膨隆等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但若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能会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表现。
2.生化检查:可能会有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因为肝脏淤血;还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等,与长期体循环淤血导致营养吸收及代谢障碍等有关。
3.结核相关检查:如果考虑结核性心包炎继发缩窄性心包炎,可能会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等,若PPD试验呈强阳性或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提示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对病因诊断有帮助。
五、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检查方法。可发现心包增厚、粘连、钙化等情况,还能评估心室的舒张功能,表现为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随后充盈突然受限,E峰下降,A峰增高,E/A比值增大等舒张功能异常的表现;同时可观察到心房扩大等情况。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图像的解读,因为儿童心包的解剖结构和成人有一定差异,但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估心包情况及心脏功能依然有重要价值。
2.X线检查:可发现心影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心缘不规则、僵直,部分患者可见心包钙化影,钙化影的出现提示心包有慢性炎症过程。
3.CT及MRI检查:CT可以清晰显示心包增厚的程度、范围以及是否有钙化等情况;MRI不仅能准确评估心包厚度、心包下心肌情况,还能通过心脏电影序列评估心脏的舒张功能,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在一些复杂病例的诊断中具有优势。
六、心导管检查
心导管检查可以测定左右心室的压力,表现为左右心室舒张压增高且相等,压力曲线呈舒张早期下陷、中期高原的“平方根”样曲线,这是缩窄性心包炎的典型压力曲线改变。但心导管检查是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
通过综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明确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一旦怀疑患有缩窄性心包炎,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