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有多样症状表现,如不同人群的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头晕或晕厥、咯血等,还有右心衰竭体征及肺动脉高压相关体征,且儿童、女性、老年等不同人群有各自表现差异,儿童可能生长发育迟缓,女性妊娠时病情易加重且需关注心理,老年常合并基础疾病致表现不典型、治疗需谨慎。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这与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不足有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的情况。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等因素,在乏力表现上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由于机体氧供不足导致。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加重乏力的感觉,因为吸烟会影响心肺功能,进一步影响氧的运输和利用。
胸痛:可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压迫性、闷痛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右心缺血、右心室肥厚增加心肌耗氧量、肺动脉扩张牵拉周围组织等有关。儿童患者较少主诉胸痛,但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表现来间接提示身体不适;成年患者胸痛症状相对更易被察觉,女性患者在胸痛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无明显差异,但需注意与其他女性特殊疾病如乳腺疾病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出现胸痛时需更谨慎鉴别,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干扰对肺动脉高压相关胸痛的判断。
头晕或晕厥:多在活动后发生,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脑组织供血不足所致。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突然出现站立不稳、晕倒等情况;成年患者则可能在活动中或活动后突然感到头晕,严重时发生晕厥。女性患者在经期、妊娠期等血容量变化较大的时期,发生头晕或晕厥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有贫血等病史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血氧携带能力下降的问题,再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头晕或晕厥的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咯血:少量咯血较为常见,大咯血较少见。咯血的原因可能与肺毛细血管破裂等有关。儿童患者咯血相对少见,若出现需高度重视,排查其他可能病因;成年患者咯血时需注意与肺部其他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引起的咯血相鉴别,女性患者在咯血时还需考虑月经等因素的干扰。有肺部感染病史的患者,咯血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感染会导致肺部血管状态改变。
体征表现
右心衰竭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这是由于右心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导致。在儿童患者中,可能表现为颈部浅静脉可见异常充盈;成年患者可见颈部静脉明显充盈、怒张。肝脏肿大,可在右季肋部触及肿大的肝脏,有压痛。儿童患者肝脏肿大可能通过腹部触诊发现;成年患者可通过超声等检查更准确判断肝脏大小及质地情况,女性患者肝脏肿大时需注意与妇科疾病导致的腹部体征相鉴别。下肢水肿,多见于踝部及小腿,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儿童患者水肿可能不明显,需仔细观察足部、小腿等部位皮肤情况;成年患者水肿表现相对更易察觉,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可能因水钠潴留而使水肿症状加重。
肺动脉高压相关体征: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亢进),是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瓣关闭有力所致。可通过心脏听诊发现,儿童和成年患者均可检测到该体征。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是由于肺动脉扩张,血流通过肺动脉瓣时产生湍流引起。心脏听诊时可闻及相应杂音,不同年龄段患者杂音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肺动脉高压:除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还会有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因为长期缺氧会影响儿童的生长代谢。例如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等。这是由于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
女性肺动脉高压:在妊娠期间,由于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可能会使肺动脉高压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剧的情况。所以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妊娠前需充分评估病情,妊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同时,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受疾病影响更大,因为女性更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和家庭角色等,需关注其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
老年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相互影响,使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更不典型,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例如老年患者可能以乏力、呼吸困难不典型表现为主,容易被原有的基础疾病症状所掩盖,导致诊断延误。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