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切除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并做常规检查,设计手术切口)、手术过程(选择麻醉方式、切开皮肤、切除副乳组织、止血缝合)、术后护理(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活动、饮食注意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并设计切口,术中选择合适麻醉、完整切除副乳组织并妥善缝合,术后做好多方面护理保障恢复。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对术后恢复期望较高,需充分沟通手术相关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需在术前对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
性别因素:一般无特殊性别相关禁忌,但女性患者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尽量避开月经期间手术,因为月经期间身体凝血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生活方式:询问患者近期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饮酒。吸烟会影响伤口愈合,术前应劝患者戒烟;大量饮酒可能会干扰麻醉等手术相关操作,需了解饮酒情况并在术前做好相应准备。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是否有乳腺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若有乳腺疾病史,需了解病情与副乳的关系等;有手术史者要评估手术对本次副乳切除手术入路等的影响;明确药物过敏史可避免使用相关过敏药物。
常规检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了解患者基本身体状况,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判断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肝肾功能检查评估肝肾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及麻醉等。
2.手术设计
医生会根据副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设计手术切口。一般会选择较为隐蔽的部位,如腋窝皱襞处等,切口长度会根据副乳大小适当设计,以保证能完整切除副乳组织又能尽量减小术后瘢痕。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
通常可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对于范围较大的副乳也可选择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区域周围,使手术部位痛觉消失;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是阻滞相关神经,使相应区域麻醉;全身麻醉则是通过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适用于对手术恐惧等不配合的患者或范围较大、手术较复杂的情况。
2.切开皮肤
在设计好的切口处,使用手术刀等器械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首先切开皮肤,然后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副乳组织。
3.切除副乳组织
仔细分离副乳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完整切除副乳的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等。如果副乳中有乳头、乳晕等结构,也需要一并切除。在切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
4.止血与缝合
彻底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创面,然后进行缝合。缝合可采用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等方式,缝合时要对合好皮肤切口,尽量减小术后瘢痕。
三、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疼痛加剧、渗液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制动:术后一段时间内要注意手术部位的制动,避免剧烈运动等导致伤口裂开或影响愈合。例如,上肢要避免大幅度活动,尤其是腋窝部位的手术,防止牵拉伤口。
2.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果疼痛较轻,可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以减轻对疼痛的敏感度;如果疼痛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禁忌等情况)来缓解疼痛,但要避免儿童等特殊人群不恰当使用。
3.康复活动
术后适当的康复活动有助于恢复,但要逐渐进行。一般在术后1-2天可进行一些轻微的上肢活动,如屈伸等,但要避免过度活动。随着伤口愈合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一般术后1-2周可恢复正常的轻度活动,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具体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
4.饮食注意
术后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适当多吃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5.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一般较少发生副乳情况,若有特殊情况需进行副乳切除手术,要更加谨慎。术前要充分沟通,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术后护理要特别注意防止患儿抓挠伤口等,保证伤口清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由于儿童新陈代谢快等特点,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细致护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同时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慰,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