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从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类两方面来看。分子分型包括Luminal型(分A、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LuminalA型ER/PR阳性、HER2阴性、Ki-67低,预后好;LuminalB型分两种情况,侵袭性稍高;HER2过表达型HER2阳性、ER/PR通常阴性,靶向治疗改善预后;TNBC三阴性,侵袭性强、预后差。组织学分类有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和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特殊类型浸润癌),导管内癌预后好,小叶原位癌发展为浸润性癌风险低,浸润性导管癌常见,特殊类型浸润癌各有特点。
一、分子分型
(一)Luminal型
1.LuminalA型:
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增殖指数Ki-67低(通常<14%)。这类乳腺癌生长相对缓慢,预后较好,内分泌治疗通常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在绝经后女性中较为常见。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预后,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监测。
相关研究表明,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较好,长期生存率较高。
2.LuminalB型:
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ER和/或PR阳性、HER2阴性,但Ki-67高(通常≥14%);另一种是ER和/或PR阳性、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的侵袭性相对LuminalA型稍高,治疗方案需要综合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对于年轻患者,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因为化疗可能对生育功能等产生影响。有病史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要充分评估各治疗手段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二)HER2过表达型
HER2阳性,ER和PR通常为阴性。这类乳腺癌肿瘤细胞生长活跃,侵袭性较强,预后相对Luminal型稍差,但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等)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过在年轻患者中可能相对更常见。生活方式对该型乳腺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体健康状况对靶向治疗耐受性的影响上。有家族中乳腺癌患者且HER2阳性的人群,遗传风险较高,应加强筛查。
(三)三阴性乳腺癌(TNBC)
ER、PR和HER2均为阴性。这类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转移风险高,缺乏有效的靶向和内分泌治疗手段,主要依靠化疗,预后相对较差。在年龄方面,年轻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三阴性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更积极的筛查措施,因为其遗传易感性可能存在。
二、组织学分类
(一)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
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处于早期阶段,预后较好,通过手术切除等治疗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对于有乳腺异常增生等病史的人群,需要警惕发展为导管内癌的可能。
相关研究显示,导管内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
2.小叶原位癌:
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小叶原位癌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在年龄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女性患小叶原位癌的风险可能增加,需要加强乳腺检查。
(二)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
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其形态学表现多样,侵袭性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都较为常见,对于老年患者,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的整体状况来选择治疗方案;年轻患者则需要更多考虑治疗对生活质量和生育等方面的影响。生活方式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整体预后。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分期等情况综合运用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手段。
2.浸润性小叶癌:
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形态学上有其独特表现。该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年龄分布上无明显特殊倾向,但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关注。有乳腺小叶增生等病史的患者,要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浸润性小叶癌。
3.特殊类型浸润癌:
包括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液腺癌、乳头状癌等。例如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好;黏液腺癌生长相对缓慢,预后也较好。不同特殊类型浸润癌在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的发病和预后情况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类型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比如乳头状癌,在年轻女性中也有发生,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分期等因素来制定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