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相关指数包括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不同人群如成人、儿童、老年人的正常范围及心衰时的变化不同,儿童各年龄段BNP及NT-proBNP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6分钟步行距离也随年龄变化,老年人心衰时BNP及NT-proBNP升高更明显,6分钟步行距离较年轻人缩短且可评估心功能等。
一、心衰相关指数及正常范围
(一)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1.BNP
正常范围:成人BNP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100pg/ml。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群BNP水平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通常随年龄增长略有升高,但一般也应小于相应的参考范围。对于女性,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其基础BNP水平可能略高于男性,但总体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其BNP正常范围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评估,但一般成人非心衰状态下小于100pg/ml。
2.NT-proBNP
正常范围:成人NT-proBNP正常参考值,小于50岁者一般小于450pg/ml;50-75岁者小于900pg/ml;大于75岁者小于1800pg/ml。对于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NT-proBNP正常范围与男性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其NT-proBNP正常范围需综合考虑病史情况,比如有明确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其NT-proBNP正常范围应在相应年龄组参考值内,若超出可能提示心衰风险增加。
(二)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
1.步行距离
正常范围:6分钟步行试验中,正常成年人步行距离一般大于450米。对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一般也应大于300米。女性与男性在6分钟步行距离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女性6分钟步行距离略低于男性,但都应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有慢性心衰病史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会缩短,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状态,比如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提示严重心衰,150-450米提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提示轻度心衰。
二、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心衰相关指数情况
1.儿童BNP及NT-proBNP
儿童BNP及NT-proBNP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新生儿期NT-proBNP正常参考值小于221pg/ml;婴儿期(1-12个月)小于127pg/ml;幼儿期(1-3岁)小于84pg/ml;学龄前期(4-6岁)小于51pg/ml;学龄期(7-12岁)小于35pg/ml。儿童心衰时,BNP及NT-proBNP水平会显著升高,且不同年龄段儿童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评估儿童心衰时需依据相应年龄段的参考值。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要密切监测BNP及NT-proBNP水平,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增加心衰风险,当指标超出相应年龄段正常范围时,提示可能存在心衰或心衰加重的情况。
2.儿童6分钟步行试验
儿童6分钟步行距离正常范围也随年龄变化。婴儿期6分钟步行距离一般小于150米;幼儿期(1-3岁)小于200米;学龄前期(4-6岁)小于300米;学龄期(7-12岁)小于400米。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导致心衰的儿童,其6分钟步行距离会明显缩短,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儿童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受情况。比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如果6分钟步行距离低于相应年龄段正常范围,需要进一步评估心功能,考虑是否存在心衰相关问题,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
(二)老年心衰患者相关指数
1.BNP及NT-proBNP
老年人心衰时,BNP及NT-proBNP水平变化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功能可能逐渐减退,基础BNP及NT-proBNP水平可能较年轻人略高,但一般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当老年人发生心衰时,BNP及NT-proBNP升高更为明显。例如,老年心衰患者的NT-proBNP可能会显著高于同年龄段正常参考值上限。在评估老年人心衰时,要结合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因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影响BNP及NT-proBNP的水平,从而影响心衰的诊断和评估。
2.6分钟步行试验
老年人心衰时6分钟步行试验的特点:老年人6分钟步行距离较年轻人缩短,这与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运动耐力下降有关。对于老年心衰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比如一位70岁以上的老年心衰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可能小于300米,通过该试验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会逐渐增加,反映心功能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