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小儿慢性腹泻是病程超2周的儿科消化系统综合征,病因有感染(肠道内、外)和非感染(饮食、气候、乳糖不耐受、酶缺乏等),临床表现有大便性状改变和全身表现,诊断靠病史、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调整饮食、控制感染、对症治疗,预防要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婴儿、人工喂养及过敏史小儿有相应温馨提示。

病因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例如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毒病原体,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在夏季较为多见,可导致小儿腹泻、呕吐等症状。寄生虫如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也可引起慢性腹泻,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人群中易发生。

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由于发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

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是引起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如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过早给予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母乳喂养儿若母亲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影响母乳成分,导致小儿腹泻。例如长期给予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小儿可能出现糖代谢紊乱,导致渗透性腹泻。

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中的蛋白质过敏,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可表现为慢性腹泻,常伴有湿疹等过敏表现。

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乳糖不耐受:小儿肠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引起肠道渗透压改变,出现腹泻,多为慢性腹泻过程。

酶缺乏: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等先天性酶缺乏疾病,可导致小儿对相应糖类的消化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腹泻。

临床表现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例如感染性腹泻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而饮食因素引起的腹泻大便多为稀糊状,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全身表现:病情较轻的小儿可能仅有大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精神状态、食欲等影响不大;病情较重的小儿可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热、脱水(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及前囟凹陷、尿量减少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表现为精神不振、肌张力减低、腹胀、心律失常等)等表现。

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小儿的喂养史、发病诱因、腹泻的时间、大便的次数及性状、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腹痛等)、既往健康状况等。

体格检查: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包块等,了解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等。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包括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粪便病原学检查,如病毒抗原检测、细菌培养等,以明确有无肠道感染及感染的病原体。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及贫血等情况;血生化检查可检测电解质(如钾、钠、氯等)、血糖、肝肾功能等,评估有无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器官功能损害。

肠道吸收功能检查:如乳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诊断乳糖不耐受等肠道吸收障碍性疾病。

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人工喂养儿可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小儿可给予去乳糖配方奶;对于过敏性腹泻的小儿,应回避过敏的食物。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为自限性,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对症治疗:

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根据小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采用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胃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等,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胃肠黏膜。

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正常生态平衡。

预防措施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的原则添加。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奶瓶等餐具要定期消毒。

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加强护理:注意小儿腹部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因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腹泻。

特殊人群(小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期小儿: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更容易发生慢性腹泻。家长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喂养方法进行喂养,如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自身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小儿过敏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在护理方面,要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人工喂养小儿:选择合适的配方奶,严格按照配方奶的冲调方法进行冲调,避免过浓或过稀。冲调器具要严格消毒,防止因奶粉污染引起腹泻。

有过敏史小儿: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小儿的饮食反应,一旦发现小儿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并及时就医明确是否为过敏因素引起,在以后的饮食中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指每日排便次数在3次及以上,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便,持续时间超过4周或长期反复发作的复发性腹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腹泻能喝蜂蜜水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喝蜂蜜水或少喝。正常情况下,腹泻是由于急、慢性胃炎,结肠炎,感冒胃肠炎,急性肠胃炎造成的。尤其在急性发作期,会表现出里急后重,发热,脱水等表现。蜂胶是一种天然营养补品,蜂蜜甘平,具有补中、润燥、止痛、美容养颜等功效。脾虚营养不良的人,可作食材食用。但脾胃虚弱、痰湿便溏者不提倡吃。
孕妇怎么缓解腹泻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孕妇表现出了腹泻的现象,那么缓解腹泻的方法首先就是防止服用一些药物。如果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以让孕妇多喝一些温水,防止表现出腹泻脱水的现象。如果腹泻严重也可以服用一下蒙脱石散。
轻微的腹泻能打新冠疫苗吗?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轻微腹泻一般可以打新冠疫苗。病人表现出轻微腹泻症状的时候,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可以经过腹部热敷或顺时针按摩改善。轻微腹泻一般不会影响新冠疫苗效果,因此是可以打新冠疫苗的。但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接种哪种疫苗,如果机体表现出了发烧的症状,短期内都不要去注射疫苗,要到身体完全康复超过三天以后再去注射。
腹泻的药?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多见治疗腹泻的药物有1、益生菌类,比如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2、吸收肠道水分减轻腹泻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等。3、经过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比如易蒙停等。4、中成药,比如盐酸小劈柴碱片、固本益肠等。5、如果病人存在发热,腹痛,便常规可见白细胞伴血白细胞增高,那么有可能存在肠道的细菌感染。可以服用抗生
肠炎引起腹泻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由肠炎造成的腹泻:1.临床常用蒙脱石散治疗由肠胃炎造成的腹泻。该药物对肠道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且具有修复胃肠黏膜的作用。2.可以针刺中脘穴、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穴、三阴交、大肠俞、合谷穴等穴位,以增强胃肠功能,缓解腹泻的症状。3.神阙穴血管
突然腹泻拉出血?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突然表现出腹泻拉出血,这种症状比较严重,建议病人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对造成不舒服的表现。如果表现出暗红的血,可能是结肠炎症或者痔疮造成的,如果表现出黑便考虑是上消化道溃疡造成的出血。腹泻期间多注意补水,以防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缓解症状,如蒙脱石散。注意饮食的
便秘腹泻交替放屁多是什么病?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便秘,腹泻交替伴排气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1、胃肠道功能紊乱;2、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3、肠结核;4、结肠癌早期。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找出原因,针对病因及时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腹泻会引起发热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腹泻症状可能会造成病人表现出发热症状,若是因为炎症疾病造成的发热症状,那么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发热症状。如果病人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腹泻症状,可能不一定会表现出发热的症状。
腹泻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的时候能吃一些苹果,苹果是碱性,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可以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肠胃功能,缓解腹泻等表现。也可以摄入适量的石榴,能够起到止泻的作用,特别适合消化不良的病人食用。
腹泻的人可以喝藿香正气口服液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藿香正气水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导致的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腹泻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对于感染性腹泻来说,藿香正气水没有抗感染的作用。您可以服用看看,如果服用后没有效果,需要服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经常腹泻会诱发肠道肿瘤吗
邢加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长期的习惯性腹泻,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正常肠道是有一定菌群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于保护大肠的生理功能,保护大肠正常的运转,正常的发挥自己的功能,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经常会受激惹或腹泻,比如很多减肥药,实际上是泻药,会造成药物性腹泻,长期可能会改变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环境,更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肠黏膜的损伤,造成肠黏膜的屏
慢性腹泻该吃什么食物
孙成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患者应该吃比较松软、容易消化、能量高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太多油腻食物,比如大鱼大肉、海鲜等。慢性腹泻患者最好杜绝引起肠道过敏的食物,譬如牛奶、虾。有些患者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之后,大便性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什么是慢性腹泻
孙成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便性状出现变化、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变化包括大便变成软便、水样便或稀水样便,甚至包括脓液和血液且大便的次数大于等于3次以上,这一组变化称作为腹泻。但是慢性腹泻必须在腹泻的基础上,大于等于2个月以上,才能称作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由于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原因引起的。感染因素包括各种细菌,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
慢性腹泻是什么症状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的发生,多数由于急性肠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演变成慢性腹泻。病程较长,通常为每天排便次数增多,多数为稀便,有的患者带有粘液,甚至脓血,排便时腹痛,有里急后重感。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等临床症状。多数患者会有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慢性腹泻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或者是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加,进而导致腹泻。腹泻病程超过四周或者是长期反复发作的腹泻,我们称为慢性腹泻。对于婴幼儿如果患有慢性腹泻,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腹泻
徐俊丽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 三甲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天大于三次;或者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其中急性腹泻病史常小于三周,慢性腹泻多超过三周或者为长期反复发作的情况。腹泻在临床上见于许多疾病,例如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肠道息肉以及胃癌、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