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医学解释

来源:民福康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是常见心律失常,发生与心房肌细胞电生理改变、触发活动等机制有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因,无症状或有心悸等症状,通过心电图等诊断,无症状或轻微者去除诱因、随访,有基础病者治基础病,症状明显频发者用药,生理性预后好,病理性预后依基础病而定,需个体化处理。

一、定义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由窦房结发放冲动引起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而房性早搏是心房内异位起搏点提前激动导致的早搏。

二、发生机制

1.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心房肌细胞的膜电位、离子通道特性等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心房内出现异常的自律性增高的细胞,从而提前发放冲动引发房性早搏。例如,某些病理状态下(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心房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使细胞的自律性改变。

2.触发活动:心房肌细胞受到一些因素的触发,如后除极电位达到阈电位时可引发动作电位,从而导致房性早搏。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都可能参与触发活动。早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2相或3相,与细胞内钙超载等有关;迟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4相,与细胞内钙超载及钠-钙交换异常等有关。

三、常见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老年人,心房肌纤维可能发生退行性变,更容易出现房性早搏。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性情况下发生房性早搏的概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都可能诱发房性早搏。例如,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或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容易引发房性早搏;大量摄入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性成分的饮品后,可兴奋心脏,增加房性早搏的发生风险。

2.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时可影响心房肌电活动)、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导致心房电活动紊乱)、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都可能并发房性早搏。例如,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可引起心房肌细胞电活动异常,导致房性早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广泛受损,心房扩大,容易出现房性早搏。

其他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贫血(机体缺氧,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可能引发房性早搏)、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等也可能导致房性早搏的发生。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作用于心脏,使心肌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房性早搏;严重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降低,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四、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无症状:很多房性早搏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等检查时被发现。这在一些偶发的、无基础心脏疾病的生理性房性早搏患者中较为常见。

有症状者:部分患者可感到心悸,即自己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有早搏时可能感觉心脏“停跳”一下后又有力地跳动;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尤其是本身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症状可能相对明显。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精神状态改变、活动耐力下降等,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2.体征特点:听诊时可发现提前出现的心跳,其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提前出现的心跳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五、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房性早搏的重要手段。心电图上可见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但如果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可增宽变形;代偿间歇大多不完全,即房性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2倍。例如,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清晰记录到心房的电活动情况,通过分析P波的形态、QRS波群的特点等明确房性早搏的诊断。

2.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在日常活动状态下房性早搏的发生频率、分布规律等。通过Holter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房性早搏的发生情况,比如是否在休息时多发,还是在活动时多发等,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但怀疑有房性早搏的患者,Holter检查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六、治疗原则

1.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

一般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限酒、避免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长时间玩耍劳累等。例如,让儿童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减少因生活不规律导致的房性早搏发生。

随访观察: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监测房性早搏的变化情况。如果房性早搏没有明显增多或症状没有加重,通常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继续观察即可。

2.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对于由冠心病引起的房性早搏,要针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如改善心肌供血等;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房性早搏,要积极控制甲状腺功能,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使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在治疗基础疾病的过程中,房性早搏可能会随之改善。

3.症状明显或频发的患者:如果房性早搏频繁发作,患者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需谨慎用药,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例如,对于一些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房性早搏的发生;但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只有在非药物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才谨慎使用药物,并且要密切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七、预后情况

1.生理性房性早搏:一般预后良好,去除诱因后,房性早搏通常会减少或消失,对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通常没有明显影响。例如,因偶尔熬夜、少量饮酒引起的房性早搏,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后,早搏往往会消失,不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2.病理性房性早搏:预后取决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基础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房性早搏可能会得到改善,预后相对较好;但如果基础疾病本身较为严重,如严重的心肌病、冠心病导致心肌广泛受损等,房性早搏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可能进展为更严重的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合并频繁的房性早搏,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发展为心房颤动等更复杂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窦性心律房性早搏需要综合考虑其发生机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一般是指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主要是指心脏在早于基础心律而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搏动。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房性早搏能根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是可以根治的。大部分房性早搏都是功能性的早搏,也就是说可能是由于劳累熬夜,精神压力大,饮浓茶,喝咖啡,饮酒等因素所造成的。对于功能性的房早,很有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逐渐早搏就会消失,而这种类型的早搏往往是可以根治的。若是由于心肌缺血,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所引发的早搏,针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如何区分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室性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房性早搏强。2.室性早搏可以表现出第一心音分裂,而房性早搏绝不会表现出。3.室性早搏后的间歇比房性早搏的长。4.室性早搏可以伴随正性颈静脉搏动。早搏的危害性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引发早搏的原因,因此心血管医生往往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早搏的病因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是早搏的一种,指的是心房部分地区或心房部分位置发生了心肌兴奋性的增加。它会产生一种冲动,这种冲动可以掩盖窦性冲动,因此造成前进,而来自心房的冲动称为心房早搏。房性早搏发生在窦性心律的前提下,一般诊断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频发房性早搏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频发房性早搏大多数是可以治好的。频发房性早搏大多数和心脏本身疾病无关,而是和情绪焦虑、过度劳累、甲状腺功能异常、感冒发热、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钾)、洋地黄过量等有关,去除和纠正上述诱因以后,频发房性早搏就有可能消失。频发房性早搏可能会造成胸闷、心悸等表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以口服β受体阻
房性早搏原因及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经常熬夜,喝茶喝咖啡,压力过大等等,这些都会造成房性早搏的表现出。对于这种原因造成的房性早搏,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经过生活习惯的调整之后早搏就会消失。
什么是房性早搏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也叫房性期前收缩,是指早于基础心率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波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房性期前收缩多见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疾病或者使用洋地黄、肾上腺素等药物均有可能引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主要表现
频发房性早搏成对出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频发房性早搏指一分钟房性早搏次数大于6,或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显示24小时内房性早搏数大于600个。临床上房性早搏是多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在睡眠不好、焦虑状态下,常有房性早搏。所以就算频发房早,没有临床症状也是不需要治疗的。
房性早搏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严重不严重,需要根据造成早搏的原因,以及早搏的频率,若是偶发性的房性早搏,发生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健康的人群这种早搏不严重,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若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而造成的频发性的房性早搏,提示心肌缺血比较严重,就需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用药物进行调整。
房性早搏如何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治疗一般采取两个方法。一个是传统的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房性早搏。服药的时候早搏的现象会消失,但一旦停药,症状又会表现出。另一个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将管道插入血管到达心脏,找到病灶后进行消融,彻底破坏造成早搏的病原,因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有成功率高、创伤小的优点,
房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就是指起源于心房的期前收缩,属于多见的但是相对安全的心律失常。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心率都是由窦房结主导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窦性心律。但在正常窦性节律的间期,也就是一次窦性心律过去,下一次窦性心律到来之前,由心脏其他部位提前表现出了兴奋冲动,继而主导心脏收缩就称为期前收缩,也就是早搏。根据兴奋起
什么是房性早搏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房提前发放冲动,使心率从规则变为不规则,主要通过心电图上面进行区分。心电图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有P撇波,P撇波与平时的窦性心律窦性P波表现不一致,它是提前发放,表现为不规则,结合心电图的情况下称为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不一定是病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过度紧张、长期熬夜等因素引起。
什么是频发房性早搏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临床上对于早搏的性质以及早搏的数量会进行设定,一般能够接受的早搏次数是二十四小时7000次以下。如果二十四小时早搏次数超过1万次以上,就叫频发房性早搏。房早以良性为主,并不影响心室波动。如果出现频发房早,往往会考虑是高血压所致。只要针对病因治疗,就可以减少频发房早的次数。
频发房性早搏怎么处理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频发房性早搏首先要寻找病因,病有些病人可能是由于血压增高引起的频发房早,进行血压控制以后,患者心房压力减少以后,心房的早搏会减少。还有患者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所引起的频发房性早搏,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控制,一样会使房早的数量减少。也有些频发房早可能是房颤的预警或者房颤的前兆,因为临床上有些病人会进展为房速,或者再继续发展下
频发房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频发的房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的病因是由于二尖瓣的病变、冠心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的。频发的房性早搏有可能是因为心脏供血能力下降,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还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以及心律衰竭,所以建议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
房性早搏多少次算严重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如果每分钟超过五个或者每小时超过三十个,再或者每二十四小内发作超过五百个,此种情况便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了,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不仅要从生活方式方面改变,还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并且要配合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控制病情。
房性早搏是怎么治疗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如果患者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只需要积极地去除诱发房性早搏的诱因。房性早搏大多数能够好转,如果是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引起的烦躁,要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如果房早引起明显的胸闷、心慌等不舒服的症状,影响工作和睡眠,可以给予β受体阻滞剂、稳心颗粒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