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在急性右心衰诊断中重要,不同检查项目有不同意义,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检查特点。生物学标志物中BNP、NT-proBNP、肌钙蛋白在不同人群有不同正常参考值及意义;血液常规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在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生化检查中肝功能、肾功能相关指标在不同人群受影响及有不同正常参考值;儿童患者生物学标志物、血液常规、生化检查有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老年患者生物学标志物、血液常规、生化检查受年龄相关因素影响,需结合各自特点综合判断急性右心衰相关情况。
一、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一)生物学标志物
1.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意义:BNP和NT-proBNP是反映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在急性右心衰时,心室压力升高,会刺激心肌分泌BNP和NT-proBNP。一般来说,NT-proBNP在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可能更具优势。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例如,在成年人中,NT-proBNP<125pg/ml(<75岁),<450pg/ml(≥75岁),而BNP<100pg/ml为正常范围。如果患者患有急性右心衰,其水平会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右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BNP和NT-proBNP的正常参考值也不同,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异常。
2.肌钙蛋白
意义:虽然肌钙蛋白主要用于评估心肌损伤,但在急性右心衰时,尤其是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等情况,右心室心肌缺血、损伤也会导致肌钙蛋白升高。不同性别、年龄的正常参考值不同,一般来说,正常人群中肌钙蛋白水平极低,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钙蛋白释放入血,其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对于判断急性右心衰是否合并心肌梗死等情况有重要意义。
(二)血液常规检查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
意义:如果患者存在慢性缺氧导致的急性右心衰,可能会出现红细胞计数增多、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这是因为机体为了适应缺氧环境,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携氧能力。不同年龄、性别正常参考值不同,例如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4.0-5.5)×1012/L,血红蛋白120-160g/L;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3.5-5.0)×1012/L,血红蛋白110-150g/L。对于儿童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参考值也有差异,随着年龄增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意义:在急性右心衰患者中,如果合并感染等情况,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例如,当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超过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大于70%。而如果没有感染等并发症,白细胞计数一般在正常范围。不同年龄、性别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例如新生儿白细胞计数(15-20)×10/L,婴儿(11-12)×10/L等,且儿童的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随年龄变化而改变,在婴儿期淋巴细胞比例较高,逐渐向成人型过渡。
(三)生化检查
1.肝功能相关指标
意义:急性右心衰可导致体循环淤血,进而影响肝脏的血液回流,引起肝淤血。此时肝功能检查中的转氨酶(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可能会升高,白蛋白可能会降低等。不同年龄、性别正常参考值不同,例如谷丙转氨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谷草转氨酶0-37U/L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也有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肝功能是否异常。
2.肾功能相关指标
意义:急性右心衰时,肾脏灌注不足,可能会出现肾功能的改变。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能会升高。不同年龄、性别正常参考值不同,例如血肌酐,成年男性53-106μmol/L,成年女性44-97μmol/L。儿童的肾功能指标正常参考值也随年龄变化,新生儿血肌酐正常范围相对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此外,尿量等尿液相关指标也可以反映肾功能情况,在急性右心衰时,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等情况。
二、特殊人群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一)儿童患者
1.生物学标志物
儿童的BNP和NT-proBNP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且受年龄影响较大。例如,婴儿期BNP正常范围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在评估儿童急性右心衰时,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来准确判断BNP和NT-proBNP是否异常。同时,儿童的肌钙蛋白正常参考值也与成人不同,且儿童心肌细胞对损伤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差异,在解读肌钙蛋白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
2.血液常规
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随年龄变化明显。新生儿白细胞计数较高,淋巴细胞比例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在判断儿童急性右心衰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时,需要依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参考值来判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是否异常。例如,婴儿白细胞计数在(11-12)×10/L左右,而中性粒细胞比例随年龄增长从婴儿期的30%左右逐渐上升到成人的50%-70%左右。
3.生化检查
儿童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参考值范围可能与成人略有不同,且儿童的白蛋白合成功能相对较弱,在评估肝淤血等情况时,需要考虑儿童的这些生理特点来准确解读肝功能指标。对于肾功能指标,儿童的血肌酐正常范围随年龄变化,新生儿血肌酐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在判断儿童急性右心衰时肾脏灌注情况时要结合儿童的年龄来分析肾功能指标。
(二)老年患者
1.生物学标志物
老年患者的NT-proBNP正常参考值高于中青年人,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定的退行性改变。在评估老年急性右心衰患者时,NT-proBNP的升高程度可能需要结合其年龄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例如,≥75岁的老年人NT-proBNP正常参考值为<450pg/ml,当高于此值时,提示可能存在右心衰,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肌钙蛋白在老年患者中的正常参考值与中青年人相似,但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的心肌退行性变等情况,所以在解读肌钙蛋白结果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这一特点,判断是否是急性心肌损伤导致的肌钙蛋白升高。
2.血液常规
老年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能受到年龄相关因素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在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不如中青年患者明显,或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不显著。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来综合判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异常情况。
3.生化检查
老年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在急性右心衰导致体循环淤血等情况时,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的改变可能更为明显。例如,老年患者肝淤血时,转氨酶升高可能较为显著,且恢复相对较慢;肾功能方面,老年患者肾脏灌注不足时,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可能更早且更明显。在评估老年患者的生化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生理储备功能下降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