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心悸心慌失眠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晚上心悸心慌失眠可由生理、病理、生活方式、心理等多因素导致。生理因素包括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其他生理(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理因素有呼吸系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生活方式因素涉及饮食(睡前刺激性物质、过饱或饥饿)、作息(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心理因素包含焦虑症、抑郁症等,不同因素及人群表现各异。

一、生理因素导致晚上心悸心慌失眠的情况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

1.心律失常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当出现心律失常时,如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脏的跳动节律被打乱。在夜间相对安静的状态下,这种异常节律更容易被感知到,从而引起心悸心慌。例如,有研究表明,一些人在夜间睡眠时发生早搏的频率可能会增加,进而导致心悸心慌,影响睡眠。

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出现退化等变化;也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酒精和尼古丁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进而影响睡眠。

2.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等原因可导致心肌缺血,在夜间睡眠时,特别是在睡眠姿势改变、血压波动等情况下,心肌缺血可能加重。例如,冠心病患者,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肌细胞的供氧减少,会引起心脏的不适感觉,表现为心悸心慌,同时这种不适会干扰睡眠,导致失眠。年龄较大的人群,尤其是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相关的晚上心悸心慌失眠情况。

(二)其他生理相关

1.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加快,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在夜间,这种高代谢状态和交感神经兴奋仍然存在,就会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同时影响睡眠导致失眠。例如,临床观察发现,甲亢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人会在晚上出现心悸心慌难以入睡的情况,这与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甲亢,但中青年女性相对多见,女性在生理周期变化等情况下,内分泌更容易出现紊乱,从而增加这种情况的发生风险。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夜间,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副交感神经兴奋相对不足时,就可能出现心悸心慌的表现,并且影响睡眠。比如,一些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在晚上出现心悸心慌失眠的症状。不同性别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反应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女性可能相对更容易受到情绪因素影响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男性在长期压力下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二、病理因素导致晚上心悸心慌失眠的情况

(一)呼吸系统疾病

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导致机体缺氧。为了纠正缺氧,心脏会代偿性地增加负担,引起心悸心慌。例如,有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的人会在晚上出现心悸心慌,并且因为缺氧和身体的不适而难以入睡。肥胖人群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高发人群,肥胖会导致上气道狭窄,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概率,进而影响心脏和睡眠。不同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但肥胖的中年人相对更常见。

(二)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

夜间平卧时,胃酸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胸部不适,这种不适可能被误认为是心脏问题,表现为心悸心慌。同时,这种胸部的不适感会干扰睡眠,导致失眠。例如,临床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部分人在晚上会出现类似心悸心慌的症状,并且因为反流带来的不适而影响睡眠质量。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人,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晚上心悸心慌失眠情况,年龄较大的人群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导致晚上心悸心慌失眠的情况

(一)饮食方面

1.睡前摄入刺激性物质

睡前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咖啡因会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例如,一杯含有适量咖啡因的咖啡可能会在数小时内影响心脏的节律和神经的兴奋性,导致夜间心悸心慌。长期有睡前饮用咖啡、浓茶习惯的人,更容易在晚上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的人都可能因为这种不良饮食行为而受影响,但年轻人可能因为生活习惯不注意更容易频繁出现。

2.睡前过饱或饥饿

睡前过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胃部不适,同时可能导致膈肌上抬,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心悸心慌。而睡前饥饿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可能引起心悸心慌。比如,有些人习惯晚餐后不久就睡觉且进食量较大,就容易在夜间出现不适;还有些人减肥时过度控制饮食导致睡前饥饿,也可能引发晚上的心悸心慌失眠。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为不合理的饮食时间和量出现这种情况,但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不规律可能影响更大;老年人如果饮食不当,也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二)作息方面

1.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节律和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例如,经常熬夜的人,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可能出现紊乱,在夜间就容易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同时生物钟紊乱也会导致睡眠障碍,出现失眠。不同年龄的人长期熬夜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但年轻人可能因为社交等原因更易长期熬夜,从而增加晚上心悸心慌失眠的发生风险。

2.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在夜间,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身体的需求,容易出现心悸心慌。同时,缺乏运动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例如,研究发现,长期久坐不运动的人群,相比经常运动的人群,在晚上出现心悸心慌失眠的概率更高。不同年龄人群都需要适当运动,但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适当运动对心肺功能和睡眠都非常重要;老年人适当运动也有助于维持心脏和身体的健康状态,减少晚上心悸心慌失眠的发生。

四、心理因素导致晚上心悸心慌失眠的情况

(一)焦虑症

1.焦虑情绪的夜间表现

焦虑症患者常常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情绪在夜间可能会加重。患者会担心各种事情,如健康问题、工作问题等,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同时,焦虑带来的紧张不安会严重干扰睡眠,使患者难以入睡或睡眠浅易醒。例如,临床中很多焦虑症患者主诉晚上心悸心慌难以入睡,这是因为焦虑情绪影响了自主神经功能和睡眠-觉醒节律。不同年龄都可能患焦虑症,但青少年在学习压力大等情况下、中年人在工作家庭双重压力下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相关的晚上心悸心慌失眠情况。

(二)抑郁症

1.抑郁症与睡眠及心脏的关系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同时也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心悸心慌。抑郁症导致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进而引起心脏的不适。例如,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中出现心悸心慌等心脏症状的比例较高,并且这些心脏症状会因为抑郁情绪的存在而在夜间更加明显,影响睡眠。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抑郁症,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社会角色变化等原因,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相关的晚上心悸心慌失眠情况,女性在更年期等生理阶段也相对更容易患抑郁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悸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人体自觉心脏跳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心脏下沉感、心跳不规则、撞击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胸闷心悸背痛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胸闷、心悸、背痛,可能是由于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一、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者厚重韧带的钙化压迫刺激交感神经,造成颈心综合症可造成胸闷、心悸以及背痛的症状。二、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造成心肌缺血,会造成胸闷、心悸以及背痛症状。三、胃食管反流。由于食物反流刺激,食道粘膜也会造成胸闷背痛,可
一躺下就心慌心悸难受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躺下就心慌、心悸不适,多见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功能不全,发病机制是躺下后机体循环系统返回心脏的血液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由于心脏本身存在基础病变,心功能代偿能力下降,就会造成心慌、心悸、胸闷等表现。其次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等均可造成心悸不适。再就是高血压病人,如果血
更年期心悸、气虚,该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更年期的病人如果表现出心悸气虚等表现的话,可以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有的病人也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者脾气暴躁,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建议平时要合理的调整睡眠的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过度的焦虑,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造成的失眠可选择具有健脾补肾和养气安神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补气养血的食物来改善失眠的症状。病人也可以经过睡前泡脚,睡前适当的运动,听一些缓慢音调的音乐都可以有效的促进睡眠。防止睡前太过兴奋,晚饭不要吃的太多,避免影响入睡,使失眠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孕早期心悸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孕早期出现心悸、心慌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上升出现早孕反应,导致孕妇焦虑、休息不好、饮食不佳等引起的。其次,可能是孕妇存在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从而引发上述症状。一般生理性因素出现的症状较轻,并且可自行缓解。若症状逐渐加重或长期无法减轻,应该尽早就医检查。确诊存在心脏病变
检查心脏没问题但就是心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肺功能不全有可能导致心律如各种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可表现为心悸。也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建议做一个动态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显示没有心律不齐,那么就考虑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足够的睡眠,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失眠心脏不舒服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失眠症造成心悸,首先要改善睡眠。正常用来改善睡眠的方法是适当放松,白天最好不要睡觉,适当增加运动量,还可以参加一些集体户外活动,睡前能喝一杯温牛奶。如有需要,可口服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多见的药物有心神宁、劳拉西泮、安定等。睡得好了,心脏的不适自然就好了。如仍有心脏不舒服的表现,仍应到医院就诊,行心电
失眠心脏疼会不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失眠以及心脏疼痛两个现象同时表现出,要考虑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为原发心脏疾病,患者失眠是由于疼痛应激状态所造成的附带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心脏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表现出失常等致死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存在猝死风险。第二种情况为失眠所诱发的神经-体液调整异常,因此表现出的胸痛现象。
怀孕初期会失眠多梦么?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初期是会造成失眠多梦的情况的,因为怀孕初期病人的情绪会不稳定,同时精神也会高度的紧张,因此建议怀孕初期的妇女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心情,适度的做一些运动锻炼。但是如果孕妇能够保持乐观心态,就不容易造成失眠多梦的情况,因此还是需要根据个人自身的因素来定的,并且必要时病人还是需要去医院做检查
失眠头晕是怎么回事?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造成失眠眩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精神过度紧张等。其次可能和贫血有关。血中血红蛋白减少,细胞携带氧量降低,组织缺血缺氧表现,人会感到乏力,失眠,头昏,头疼等表现。其三,可能和脑部供血不足有关。多因颈椎增生压迫或脑缺血导致的,表现为失眠、头昏眼花等。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胸闷心悸怎么治疗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首先要查明胸闷、心悸的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1.西医治疗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导致胸闷、心悸的原因是心脏相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心脏供血、控制心率以及提高心脏功能。2.中医治疗中医上将这种情况多归为胸痹、心痛,
心悸是什么意思
倪新海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心悸主要是指惊慌不安、心跳加快,临床上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理性的,主要和饮酒、熬夜、劳累、烦躁、紧张等因素有关。第二种是病理性的,临床上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感染等,都有可能会出现心悸的症状,也有可能和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有关。对于经常心悸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失眠的日常调理方法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可以通过日常调理方法改善症状,要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在睡眠之前避免喝浓茶、咖啡刺激神经饮品,也不可以吸烟、喝酒,要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如果强光刺激都会影响到正常睡眠。还可以在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或者喝杯热牛奶,能够有助于睡眠。同时,也要注意在白天适当活动避免过于劳累,白天午睡时间尽量减少,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女人头晕心悸心慌乏力是什么原因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女人头晕心悸心慌乏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女性的一生中,要经历经带、胎产多次的失血,所以最容易出现气血不足。因此如果女性没有别的什么疾病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出现自觉的头晕,心悸,心慌、乏力的主观症状,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气血不足的原因,可以考虑采用像中药阿胶、当归、桂圆肉这样滋养气血的用药,先试探性治疗。如果服用之后,患者气血得到濡养,症状出现
心悸心慌失眠是什么原因?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慌心悸失眠,往往是由于神经衰弱所导致的。神经衰弱的患者往往会因为睡眠不佳而导致各种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相关的病因。神经衰弱可能是由于情绪因素所导致的,经常处于焦虑、抑郁的心情,容易导致神经衰弱。患者需要放松心情,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来改善症状,服用改善睡眠的药物,改善睡眠,往往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