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中医理论中人体受内外因素影响,导致水液代谢失衡、湿邪停滞体内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身体困重、舌苔厚腻等症状。

湿气的形成与自然环境、饮食习惯及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外感湿邪多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淋雨涉水导致湿气侵入;内生湿邪则多由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过食生冷油腻、甜食等损伤脾胃所致。湿气停滞会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轻则出现头身困重、四肢酸楚、大便黏滞等不适,重则诱发关节疼痛、水肿、湿疹等疾病,且湿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
若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皮肤油腻或反复湿疹,且调整饮食、改善环境后仍无缓解,需及时就医排查湿气过重问题。中医可通过辨证施治,采用健脾祛湿、燥湿化痰等方剂调理,同时建议日常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饮食清淡,适量运动以促进水液代谢,避免自行服用祛湿药物导致体质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