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真菌药物治疗、感染源控制、支持治疗等。

1.抗真菌药物治疗
药物需根据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遵医嘱选择。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多数深部真菌有效,但需监测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伏立康唑注射液适用于曲霉菌感染,需提前检测肝功能;卡泊芬净针对耐药白念珠菌,需警惕肾功能异常。疗程通常需数月,确保彻底清除真菌。
2.感染源控制
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潜在感染源,对深部脓肿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肺部真菌感染需配合支气管镜灌洗,腹腔感染可能需手术清创。导管相关感染需送检导管尖端培养,骨关节感染需病灶清除术。
3.支持治疗
合并休克者需液体复苏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肾功能衰竭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凝血功能障碍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治疗期间需每周至少2次血培养复查,动态监测血清G试验和GM试验。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探视人员须佩戴口罩。康复期逐步进行床边活动,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肝肾功能,出现新发发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