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预防方法一般包括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饮食卫生、及时处理动物尸体、接种鼠疫疫苗等。

1.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
鼠疫主要通过鼠蚤传播,应避免接触老鼠、旱獭、野兔等啮齿类动物,不私自捕捉、食用或处理这些动物;居住环境定期灭鼠,使用捕鼠器、灭鼠药,减少鼠类滋生。
2.做好个人防护
进入鼠疫高发地区(如草原、疫区)时,穿长袖衣裤、戴帽子、穿防蚤袜,避免皮肤暴露,防止跳蚤叮咬;随身携带驱蚤剂,定期喷洒衣物,减少跳蚤附着,降低感染风险。
3.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啮齿类动物肉类,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餐具彻底清洗消毒,防止误食被鼠疫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引发消化道感染。
4.及时处理动物尸体
发现病死的啮齿类动物,不要直接接触,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由专业人员处理尸体,避免鼠疫杆菌扩散;处理动物尸体时需戴手套、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处理后彻底洗手消毒。
5.接种鼠疫疫苗
经常接触啮齿类动物的人员,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鼠疫疫苗,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概率;疫苗保护期有限,需定期复种,确保防护效果。
若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咯血等症状,且近期去过鼠疫高发地区或接触过啮齿类动物,应立即就医,主动告知接触史,避免乘坐公共交通,防止疾病传播,需在专业医院隔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