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引发,秋冬多发,有发热(轻至中度)、怕冷、鼻塞流涕(清涕)、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等症状,由秋冬受寒或自身劳累致抵抗力下降引发,与风热感冒在症状、病因有别,可通过秋冬保暖、适度运动等预防,患病后吃温热食物、保证休息来调护。
一、风寒感冒的定义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属太阳经症,其起因通常是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是感冒中的一种类型,多在秋冬季节发生,是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导致的表证。
二、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表现
发热情况:一般体温呈现轻至中度升高,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外邪的一种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可能体温升高幅度有差异,儿童相对成人可能体温上升更明显些,但总体是机体受风寒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产热增加。
怕冷表现:患者会明显感觉怕冷,需添加衣物、盖厚被等,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阻碍了人体的阳气正常宣发,使得体表失于温煦。
呼吸道症状
鼻塞流涕:流清涕较为典型,这是由于风寒之邪影响肺的宣发功能,导致鼻窍不利,津液外泄而成清涕,不同年龄段人群鼻塞流涕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鼻黏膜较娇嫩,鼻塞相对更明显些。
咳嗽:多为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是风寒之邪犯肺,肺失宣肃所致,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咳嗽症状,但儿童的呼吸道更稚嫩,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些。
三、风寒感冒的病因机制
外界因素: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体若不注意保暖,风寒之邪易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比如在寒冷天气里,长时间处于户外且未做好防护,就容易遭受风寒之袭而引发感冒。
自身因素:当人体劳累过度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卫外功能减弱,此时风寒之邪便趁虚而入。不同体质人群抵抗力不同,比如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儿童就相对更容易因劳累等因素诱发风寒感冒。
四、与其他类型感冒的区别
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症状表现:风热感冒一般发热相对较高,怕冷症状不明显或较轻,流黄涕,咳痰多为黄色黏稠痰,而风寒感冒是流清涕、咳清稀白痰;风热感冒可能有咽喉红肿疼痛,风寒感冒咽喉多是不红肿或轻度红肿,疼痛相对较轻。
病因:风热感冒多是外感风热之邪,常发生在春夏温热季节,人体过度劳累后又贪食辛辣等助热食物等诱因下引发;风寒感冒主要是外感风寒之邪,多在秋冬寒冷时节发病。
五、风寒感冒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方面
生活方式:秋冬季节注意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比如清晨气温较低时,外出要佩戴围巾、帽子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像成年人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儿童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户外做些适度的游戏活动等,但要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后吹风受凉。
特殊人群:老年人和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保暖。老年人可选择在室内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儿童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穿着,且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时盖好被褥。
调护方面
饮食:患病期间宜食用温热性食物,比如喝生姜红糖水,生姜性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红糖能温中补虚,适合风寒感冒患者。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以免加重风寒之邪在体内的停滞。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护需注意,儿童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且温热,老年人则要注重营养均衡同时符合温热属性的要求。
休息:患病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能量来对抗外邪。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家长要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成年人也应减少劳累,避免熬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