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儿脾胃虚寒,可通过补脾经(旋推拇指桡侧缘100-300次健脾胃补气血)、摩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5-10分钟促腹部气血流通助消化)、揉足三里(拇指端揉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100-200次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推三关(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温阳散寒)、捏脊(自长强穴沿脊柱两旁向上捏拿至大椎穴重复3-5遍调节脏腑功能)来调理,推拿时要注意小儿皮肤娇嫩,手法轻柔且根据耐受调整力度时间,坚持操作并配合饮食调理。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术者以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拇指桡侧缘,操作约100-300次。
2.原理及作用: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位,旋推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可改善小儿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问题,从中医理论角度,脾经经气得到调节,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小儿来说,通过刺激脾经,促进脾胃气血生化,符合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完善,需通过推拿等外治方法调理的特点。
二、摩腹
1.操作方法:术者用掌面或四指摩患儿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约5-10分钟。
2.原理及作用: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流通,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腹胀、腹痛等症状。从解剖角度看,顺时针摩腹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符合脾胃虚寒小儿常有的消化功能紊乱情况。小儿腹部皮肤较娇嫩,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中,以患儿腹部皮肤温热为宜,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摩腹对脾胃虚寒的调理作用。
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的足三里穴,约100-200次。
2.原理及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揉足三里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的小儿,通过刺激足三里,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改善脾胃虚寒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小儿穴位敏感度相对较高,揉按时要注意手法轻柔,以患儿有酸麻胀等得气感为宜,从而有效发挥该穴位对脾胃虚寒的调理作用。
四、推三关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患儿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100-300次。
2.原理及作用:推三关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伴有怕冷等症状。从中医气血运行角度,推三关能激发气血运行,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阳气不足情况。小儿阳气相对不足,脾胃虚寒时易出现怕冷表现,推三关可温通阳气,辅助调理脾胃虚寒。操作时要注意方向正确,力度均匀,保证推三关的效果。
五、捏脊
1.操作方法:术者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自患儿长强穴起,沿脊柱两旁向上捏拿肌肤,一直捏到大椎穴,重复3-5遍。
2.原理及作用:捏脊能调节脏腑功能,对脾胃虚寒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通过捏拿脊柱两旁的穴位及经络,可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脾胃的功能状态。小儿脊柱周围的经络气血通过捏脊得到疏通,进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不适。操作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根据小儿的耐受程度进行操作,一般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小儿皮肤娇嫩,在推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同时,要根据小儿的月龄和耐受情况调整推拿的力度和时间。如果小儿在推拿过程中出现哭闹不安等不适表现,应及时停止操作,观察小儿状态。并且,推拿调理脾胃虚寒需要一定的疗程,家长要坚持操作,同时注意小儿的饮食调理,避免让小儿食用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推拿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