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有呼吸困难(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发生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乏力(全身无力活动耐力减退不同年龄表现不同)、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隐痛等与右心缺血有关需与其他心脏疾病胸痛鉴别)、头晕或晕厥(活动后或突然起立时出现脑供血不足所致不同人群需关注不同情况)、咯血(少量常见多因肺毛细血管破裂大咯血需紧急处理不同人群需排除不同原因)等症状表现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反流杂音、右心衰竭体征(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等体征表现。
呼吸困难:是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症状,多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发生。这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后负荷加重,导致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参与以往喜欢的运动;女性在妊娠、体力活动时可能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有基础心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乏力:患者常感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减退。其原因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玩耍;老年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后就出现明显乏力。
胸痛:可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隐痛、压榨性疼痛等。可能与右心缺血有关,右心室肥厚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胸痛表现可能无明显特殊,但需与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胸痛鉴别;老年患者胸痛时需警惕合并冠心病等情况。
头晕或晕厥:部分患者在活动后或突然起立时可出现头晕,严重时可发生晕厥。这是因为肺循环阻力增加,心输出量突然减少,脑供血不足所致。儿童发生晕厥时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女性在月经量大导致贫血时可能加重头晕、晕厥症状;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等情况,晕厥时更易发生跌倒等意外。
咯血:少量咯血较为常见,多因肺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大咯血较少见,但需紧急处理。不同年龄人群咯血表现类似,但儿童咯血需考虑是否有肺部感染、先天性肺血管畸形等原因;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咯血需排除妊娠相关的肺部并发症;有肺部感染病史的患者咯血可能提示感染加重。
体征表现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亢进):听诊时可发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这是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瓣关闭有力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听诊时P亢进的表现可能因心肺功能状态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心肺功能储备相对有限,P亢进可能更明显;老年患者合并肺部疾病时可能影响听诊效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尖瓣反流杂音:可闻及三尖瓣区收缩期反流性杂音,是因为右心室扩大,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在不同人群中,杂音的强度和性质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心脏结构相对较小,杂音传导可能相对局限;女性妊娠时心脏负荷增加,可能使三尖瓣反流杂音更易被察觉;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心脏瓣膜病变时,需注意与其他瓣膜杂音鉴别。
右心衰竭体征:如颈静脉怒张,提示右心房压力升高;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表明肝脏淤血;下肢水肿,初期多为活动后下肢水肿,休息后可缓解,病情加重后可出现持续性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不同年龄人群右心衰竭体征表现有差异,儿童右心衰竭时可能出现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女性在月经周期水肿可能有一定波动性,但肺动脉高压相关水肿需考虑疾病因素;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等情况,需注意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