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腹膜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一般情况、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CRP、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B超和CT检查,各检查从不同方面为诊断提供依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检查表现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盆腔腹膜炎可能有不同的诱因。例如,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因妇科相关问题引发盆腔腹膜炎,而老年女性可能因其他基础疾病或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患病。同时,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不洁性生活史、近期是否有宫腔操作史(如人流术、刮宫术等),这些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可能与盆腔腹膜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还需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有无盆腔炎反复发作史、阑尾炎病史等,既往病史会影响对当前盆腔腹膜炎的诊断和鉴别。
2.症状表现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下腹部疼痛,疼痛的性质(是持续性钝痛还是阵发性绞痛等)、部位(是局限于下腹部还是扩散等),以及疼痛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同时,了解是否伴有发热,发热的程度和热型,有无阴道分泌物异常,如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等情况。还有是否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对于判断盆腔腹膜炎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有重要意义。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
进行腹部触诊时,患者通常有下腹部压痛,炎症累及腹膜时可有反跳痛和肌紧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腹部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等因素,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压痛往往较明显。检查时要轻柔操作,避免因检查刺激加重患者不适。
2.妇科检查
对于女性患者,妇科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见阴道黏膜充血,宫颈举痛明显,宫体稍大,有压痛,附件区增厚、压痛,有时可触及炎性包块。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才能进行妇科内诊检查,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通过直肠-腹部诊进行检查,以避免对处女膜造成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这是机体炎症反应的表现。但需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常规变化特点,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升高更能提示感染性炎症。例如,婴儿白细胞计数在(10-20)×10/L之间,若高于此范围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结合临床症状要高度怀疑盆腔腹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2.C-反应蛋白(CRP)
CRP会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判断盆腔腹膜炎的炎症活动程度有一定价值,而且不受年龄等因素的过度干扰,可作为炎症的一个客观指标。
3.阴道分泌物检查
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和培养,可发现病原菌,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有助于明确病因。不同性别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重点可能不同,女性患者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查找病原体是诊断盆腔腹膜炎病因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分泌物中病原体的检测,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后续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可以发现盆腔内有无积液、包块等情况。B超检查对于判断盆腔腹膜炎引起的盆腔积液的量、范围等有重要意义。例如,可发现盆腔内游离液体,附件区增厚、炎性包块等。不同年龄患者的B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盆腔B超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调整检查参数等。
2.CT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如怀疑有盆腔脓肿等情况时,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结构,明确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但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要谨慎使用,需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