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分1型和2型,有直接接触、飞沫等传播途径,有原发性和复发性表现,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与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鉴别,治疗有局部和全身治疗,可通过增强抵抗力、避免接触传染源、新生儿防护来预防。
一、单纯疱疹的定义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可导致皮肤黏膜出现局限性簇集性小疱。根据病毒类型不同,分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HSV-1多引起口周、颜面等部位的感染,HSV-2主要与生殖器部位的感染相关,但也存在交叉感染情况。
二、病因与传播途径
(一)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病毒可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受凉、过度劳累、月经期等,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就会引发疱疹发作。
(二)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HSV-1可通过与患者口周疱疹部位直接接触传播,例如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HSV-2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在分娩过程中由母亲传染给新生儿。
2.飞沫传播:HSV-1感染时,患者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可传播给他人。
三、临床表现
(一)原发性单纯疱疹
1.口周疱疹:HSV-1感染引起的原发性疱疹,好发于口唇、鼻孔周围等部位,初起时局部皮肤有灼热、刺痛感,随后出现红斑,很快发展为群集性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可形成糜烂、结痂,病程约1-2周。
2.生殖器疱疹:HSV-2感染引起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阴茎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宫颈等处,局部先有烧灼感,很快出现群集性小水疱,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相对较长。
(二)复发性单纯疱疹
多发生在原发性疱疹愈合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复发,症状较原发性轻,水疱较少,病程较短,好发部位与原发性相同,复发频率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频繁复发。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如皮肤黏膜部位群集性小水疱、好发部位等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
病毒学检查:可采取水疱基底液进行涂片,吉姆萨染色或Papanicolaou染色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也可进行病毒培养、核酸检测等,核酸检测如PCR技术能快速、敏感地检测出病毒核酸,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疹沿神经走行呈单侧分布,水疱较大,常伴有神经痛,与单纯疱疹的群集性小水疱、好发部位不沿神经走行分布不同。
2.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或过敏原的病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有红肿、丘疹、水疱等,瘙痒明显,一般无群集性小水疱的特点,且无病毒感染的全身表现等。
五、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局部治疗:以收敛、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可外用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膏,如果水疱破溃继发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
2.全身治疗:对于症状严重、频繁复发的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调整用药。
(二)预防
1.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疱疹复发的几率。对于儿童,要保证营养摄入,让其有足够的休息和适当的户外活动;对于成年人,要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单纯疱疹发作期,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HSV-2引起的生殖器疱疹患者,要避免性接触,防止传染给他人;对于HSV-1引起的口周疱疹患者,要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3.新生儿防护:孕妇如果有生殖器疱疹病史,在分娩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如剖宫产等,以降低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风险,因为新生儿感染HSV-2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