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子症分为非梗阻性和梗阻性两类,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可通过激素治疗,前沿有基因治疗等;梗阻性无精子症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或辅助生殖技术(睾丸或附睾穿刺取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同时需综合考虑年轻、老年及有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情况进行治疗选择。
一、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
(一)激素治疗
对于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异常导致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可采用激素治疗。例如,促性腺激素缺乏引起者,可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研究表明,通过补充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可刺激睾丸生精功能。一般来说,hCG每次1500-2000U,每周2-3次;hMG每次75-150U,每周2-3次,治疗周期通常需要数月,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生精改善的情况,但不同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与患者的年龄、基础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对于年龄较轻、基础FSH(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患者,激素治疗的效果相对可能更好一些。
(二)基因治疗等前沿治疗
随着基因研究的进展,针对某些由基因缺陷导致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基因治疗可能是未来的方向。例如,对于某些单基因缺陷引起生精障碍的患者,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修复缺陷基因来恢复生精功能,但目前基因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
(一)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1.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适用于输精管结扎术后等原因导致的输精管梗阻。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梗阻的输精管两端重新吻合,恢复精子的输送通道。手术成功率与梗阻的部位、长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梗阻部位越靠近附睾端,手术成功率相对可能越低。对于年轻、梗阻时间较短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
2.输精管-附睾吻合术:用于附睾-输精管连接处梗阻的情况。同样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将附睾管与输精管进行吻合,使精子能够从附睾顺利输送到输精管内。该手术的效果与附睾梗阻的程度、时间等因素相关,对于附睾梗阻较轻、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手术有一定的复通精子的可能。
(二)辅助生殖技术
1.睾丸或附睾穿刺取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CSI):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复通或者手术复通失败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可以通过睾丸或附睾穿刺获取精子,然后将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到子宫内。这种方法已经较为成熟,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取精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对于附睾梗阻患者,优先选择附睾穿刺取精;对于睾丸生精功能尚可但输精管道梗阻的患者,可选择睾丸穿刺取精。同时,该技术的成功与否还与精子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精子质量较好的患者,ICSI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三、综合考虑特殊人群情况
(一)年轻患者
对于年轻的无精子不育症患者,在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保留生育潜力的治疗方法。如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尽量选择显微外科手术复通,因为年轻患者有更长的时间等待手术复通成功后自然生育,或者在手术复通失败后再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同时,年轻患者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也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
(二)老年患者
老年无精子不育症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是梗阻性无精子症,手术复通的效果可能相对较差,此时辅助生殖技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需要考虑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耐受情况等。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压力较大的情况,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
(三)有基础疾病患者
对于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无精子不育症患者,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进行激素治疗或手术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地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以及激素治疗的效果等。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或辅助生殖技术时,需要评估手术或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