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或三合诊、阴道检查初步了解子宫及阴道情况)、影像学检查(经阴道超声、盆腔超声观察子宫及附件情况)、病理学检查(分段诊刮、子宫内膜活检确诊病变)、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辅助诊断和监测)、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宫腔病变并取组织病理检查)。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
意义:通过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可以初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附件区的情况。对于怀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可初步判断子宫有无异常增大、质地是否改变等。例如,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可能增大,质地较硬等,但这只是初步的临床判断依据。不同年龄的女性,子宫的正常大小范围不同,一般育龄女性子宫长约7-8cm,宽4-5cm,厚2-3cm,绝经后子宫会逐渐萎缩变小。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子宫的大小和质地判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2.阴道检查
意义:观察阴道壁有无异常赘生物、分泌物的性状等。子宫内膜癌有时可能会有阴道异常排液等情况,通过阴道检查可以初步发现一些外在表现,但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
意义:经阴道超声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如子宫内膜的厚度、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一般来说,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增殖期一般为4-8mm,分泌期为7-14mm等。如果子宫内膜增厚,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就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超声检查判断子宫内膜厚度的临床意义略有不同,年轻女性子宫内膜增厚可能有其他原因,如内分泌失调等,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厚则更倾向于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的可能。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在超声检查时需要综合考虑。
盆腔超声:
意义:可以了解子宫、附件的整体情况,包括子宫肌层有无浸润、附件区有无包块等。如果子宫肌层受侵,提示病情可能进展,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三、病理学检查
1.分段诊刮
意义: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通过刮取子宫内膜和宫颈管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操作时先刮宫颈管,再刮宫腔,将刮出的组织分别送检。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分段诊刮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子宫的解剖特点,年轻女性子宫相对较软,操作时要轻柔,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绝经后女性子宫萎缩,操作时要更加小心。生活方式方面,如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可能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在分段诊刮前需要评估身体耐受性。
2.子宫内膜活检
意义: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分段诊刮的患者,可以考虑子宫内膜活检。通过获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但子宫内膜活检的阳性率可能相对分段诊刮稍低,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四、肿瘤标志物检查
1.CA125
意义: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尤其是晚期患者,CA125可能会升高。但CA125升高并不一定就是子宫内膜癌,一些其他妇科疾病如卵巢癌、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CA125升高。所以CA125检查主要是作为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不同年龄的女性,CA125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一般正常范围在0-35U/mL左右,绝经后女性可能会略有不同。生活方式对CA125的影响较小,但如果有恶性肿瘤等疾病,不管生活方式如何,CA125可能会异常升高。
五、宫腔镜检查
1.意义: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的形态、部位,并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子宫内膜有无异常增生、赘生物等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较小的病变,宫腔镜检查能够更清晰地发现。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宫腔镜检查的操作难度和风险略有不同,年轻女性子宫腔相对较窄,操作时需要更加精细;绝经后女性子宫腔相对宽敞,但子宫可能萎缩,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子宫肌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