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无创DNA后是否还需做唐氏筛查需综合孕妇年龄、孕周、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唐氏筛查可筛查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等,无创DNA对常见三体综合征检测准确性高但有局限性,年轻低风险人群若无创DNA低风险且关注情况可综合考量,高龄孕妇、有特殊病史孕妇可能仍需结合唐氏筛查进一步综合判断胎儿健康风险,不能一概而论。
一、无创DNA与唐氏筛查的原理及检测范围
唐氏筛查: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程度的一种筛查方法,主要针对21-三体、18-三体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进行筛查,采用的是生化指标结合孕周等因素的风险评估方式,检出率约为60%-70%。
无创DNA: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然后分析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其对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检出率分别可达99%以上、97%以上、90%以上,检测范围相对较窄,主要聚焦于常见的三体综合征。
二、两者的优劣比较及是否还需做唐氏筛查的分析
无创DNA的优势:无创DNA检测准确性相对更高,尤其是对于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检测精度优于唐氏筛查。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无创DNA对21-三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唐氏筛查。但无创DNA也有其局限性,它不能替代传统的唐氏筛查,因为它无法检测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等情况。
唐氏筛查的价值:唐氏筛查虽然检出率相对无创DNA稍低,但它可以同时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进行筛查,这是无创DNA所不具备的。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或者孕周等情况不适合做无创DNA的孕妇,唐氏筛查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孕妇做了无创DNA,仍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但从常规角度讲,如果无创DNA结果低风险,且孕妇没有特殊情况,可能可以不再单独做唐氏筛查,但如果无创DNA检测项目不包含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筛查,而孕妇又比较关注这方面情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情况,这时候可能需要结合唐氏筛查或者其他检测手段。比如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下的普通孕妇,若无创DNA提示低风险,同时唐氏筛查中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指标也是低风险,那么可以认为胎儿患相关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风险较低;但如果孕妇年龄较大或者有其他特殊病史等情况,即使做了无创DNA,可能还需要更全面地评估,可能还是需要参考唐氏筛查的一些指标来综合判断。
三、不同人群的情况考量
年轻低风险人群:对于年龄小于35岁且没有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若无创DNA检测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均为低风险,同时如果无创DNA检测项目涵盖了相关信息,一般可以认为胎儿患常见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较低,但是如果孕妇非常关注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等情况,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过这种情况下唐氏筛查可能不是必需的,但可以根据孕妇意愿等综合决定。
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属于唐氏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即使做了无创DNA,由于高龄孕妇本身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无创DNA虽然对三体综合征检测精度高,但也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可能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同时唐氏筛查中的一些指标对于高龄孕妇评估胎儿整体染色体及结构异常风险有一定辅助作用,所以可能仍然需要结合唐氏筛查等情况进一步综合判断胎儿的健康风险。
有特殊病史孕妇:如果孕妇有过胎儿染色体异常生育史、家族中有明确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史等情况,即使做了无创DNA,唐氏筛查也可能有其必要性,因为唐氏筛查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一些风险评估信息,帮助更全面地排查胎儿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诊断措施,如羊水穿刺等,来明确胎儿的具体情况。
总之,做了无创DNA后是否还需要做唐氏筛查需要综合孕妇的年龄、孕周、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做了无创DNA就一定不需要做唐氏筛查,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