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症状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蛋白尿(尿蛋白阳性,程度可轻可重)、水肿(常见于下肢及颜面部),还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上腹部不适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有过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孕妇症状表现有差异。
血压升高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这是妊娠高血压的核心指标之一。在孕期常规产检中,每次测量血压都需要关注血压数值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如果孕妇在不同日的多次测量中,收缩压持续≥140mmHg或者舒张压持续≥90mmHg,就需要高度警惕妊娠高血压的可能。例如,孕妇原本血压正常,在孕期某次产检中发现收缩压达到145mmHg,舒张压达到98mmHg,且后续复测仍然如此,那么妊娠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部分孕妇可能基础血压偏低,在孕期血压虽未达到典型的高血压数值,但较自身基础血压升高了30/15mmHg以上,这种情况也需要密切观察,因为也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的早期表现。比如孕妇孕前基础血压为100/70mmHg,孕期血压达到130/85mmHg,虽然收缩压未达到140mmHg,但较基础血压升高了30/10mmHg,也需要进一步监测。
蛋白尿
尿蛋白阳性: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尿常规检测为阴性。而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表现为尿蛋白阳性。一般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来更准确地评估尿蛋白的量。例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就属于异常情况。如果孕妇尿常规中发现尿蛋白+,进一步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可能会提示尿蛋白量异常,这是妊娠高血压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蛋白尿程度可轻可重:有的孕妇可能只是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在0.3-1g左右;而有的孕妇可能蛋白尿较为严重,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g甚至更多。蛋白尿的出现反映了肾脏功能可能受到了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为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的小动脉痉挛,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使得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水肿
常见于下肢及颜面部:孕妇会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即在按压小腿胫骨前等部位时,会出现一个凹陷,且长时间不恢复。颜面部水肿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表现为眼睑等部位的肿胀。水肿的发生机制与妊娠高血压导致的水钠潴留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有关。例如,孕妇在下午或傍晚时下肢水肿会比较明显,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可能会有所减轻,但如果病情加重,水肿可能会向上蔓延,累及大腿甚至全身。
其他症状
头痛:孕妇可能会出现头部胀痛等不适。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增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头痛。头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孕妇可能只是轻微头痛,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有的孕妇可能头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休息和情绪。
头晕:孕妇会感觉头脑昏沉、眩晕,可能在站立或活动后加重。头晕的发生与血压波动、脑部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例如,孕妇从卧位突然改为坐位或站立位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头晕症状,这是由于血压变化导致脑部血流灌注不稳定引起的。
视力模糊:部分妊娠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高血压影响了眼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视网膜等眼部结构的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孕妇可能会发现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晰,或者出现视物变形等情况。
上腹部不适:有些孕妇会感到上腹部胀满、疼痛等不适,这可能是由于肝脏等脏器淤血、水肿导致的。妊娠高血压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肝脏也会受到牵连,出现淤血、水肿等情况,从而引起上腹部的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可能表现相似,但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孕期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相关症状,且病情可能相对更复杂。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或者更严重。有过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出现妊娠高血压症状的风险会增加,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