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对怀孕有诸多影响,不同类型炎症影响各异,还会带来孕妇自身及胎儿的风险,孕前应积极治疗炎症,孕期发现炎症要及时就医处理,不同人群有不同特殊情况,年轻女性、有既往病史女性、特殊生活方式女性都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怀孕及孕期健康。
阴道炎:常见的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的环境改变,产生的一些物质可能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存活时间,降低受孕概率;霉菌性阴道炎发作时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呈豆腐渣样,会阻碍精子的通行,同时炎症环境可能不利于精子在阴道内的生存,从而影响怀孕。例如,有研究表明,患细菌性阴道炎的女性受孕几率相对正常女性有所降低。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时宫颈分泌物增多且质地黏稠,其中含有大量白细胞,会吞噬精子,影响精子进入宫腔;慢性宫颈炎可能导致宫颈局部微环境改变,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引起宫颈息肉等病变,进一步影响受孕。
盆腔炎:盆腔炎如果累及输卵管,可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使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结合,造成不孕;即使输卵管未完全堵塞,也可能影响其蠕动功能,影响受精卵的运输,导致宫外孕的发生风险增加。比如,有数据显示,盆腔炎患者发生宫外孕的几率比无盆腔炎者高很多倍。
炎症对受孕各环节的作用机制
精子运输方面:各类妇科炎症产生的异常分泌物会干扰精子的正常运动,阴道炎时阴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被破坏,不利于精子存活,宫颈炎时宫颈黏液的性状改变阻碍精子通过宫颈进入宫腔,盆腔炎累及输卵管则直接影响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的相遇。
卵子质量及着床方面:严重的妇科炎症可能影响卵巢的功能,导致卵子质量下降;同时炎症环境也不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的着床,例如盆腔炎引起的盆腔内环境改变可能使子宫内环境不适合受精卵着床。
有妇科炎症时怀孕的风险
对孕妇自身的风险
孕期并发症风险增加:患有妇科炎症的孕妇在孕期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羊水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早产的风险;同时,分娩时也可能因为炎症导致产道感染等问题。
产后恢复受影响: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妇科炎症的孕妇产后恢复相对较慢,更容易出现产后感染等情况,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对胎儿的风险
胎儿发育受影响:严重的妇科炎症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同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受到感染,导致新生儿出现眼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问题。例如,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就是由于母亲患有淋病性宫颈炎等通过产道感染所致。
有妇科炎症时怀孕的建议及应对
孕前积极治疗炎症
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妇科检查,若发现有妇科炎症应积极治疗。对于阴道炎,可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如细菌性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霉菌性阴道炎可使用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物。宫颈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轻度宫颈炎可局部用药,重度宫颈炎可能需要物理治疗等。盆腔炎则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孕期发现炎症的处理
孕期如果发现有妇科炎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炎症的类型、孕周等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一般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局部外用药物等。同时,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炎症进一步加重。
不同人群有妇科炎症时怀孕的特殊情况
年轻女性
年轻女性生殖系统相对较为敏感,有妇科炎症时怀孕的风险可能更高。应更加重视孕前的妇科检查,一旦发现炎症要积极彻底治疗,避免炎症对怀孕及孕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确保炎症完全治愈后再考虑怀孕。
有既往病史的女性
对于有过妇科炎症病史,尤其是有盆腔炎等较严重炎症病史的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和评估,包括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等。如果存在输卵管粘连等问题,可能需要进行输卵管疏通等治疗后再怀孕,以降低宫外孕等风险。同时,孕期要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情况。
特殊生活方式女性
长期有不洁性生活、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更容易患妇科炎症,进而影响怀孕。这类女性在计划怀孕时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滥用抗生素等。在孕期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