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卵巢癌阴超报告要从卵巢形态结构(大小、边界、回声)、盆腔积液情况(积液量、性质)、附件区肿块情况(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结合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判断,卵巢形态结构异常、盆腔积液异常、附件区肿块异常及肿瘤标志物异常等都需关注,不同情况要全面考量以准确判断是否有卵巢癌病变。
一、卵巢的形态结构
1.大小
正常卵巢大小一般为4cm×3cm×1cm左右。在阴超报告中会明确记录卵巢的长、宽、厚等径线值。如果卵巢径线明显增大,如长径超过5cm等,可能提示存在病变。例如,一些卵巢癌患者的卵巢可能会出现异常增大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导致卵巢体积增大。
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卵巢大小也有差异。年轻女性卵巢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会逐渐萎缩,但如果在非绝经期出现卵巢径线的异常改变,需高度重视。
2.边界
正常卵巢边界清晰。如果阴超报告显示卵巢边界模糊,可能提示卵巢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等情况,这在卵巢癌中较为常见,因为肿瘤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导致边界不清。例如,卵巢癌组织浸润周围组织时,会使卵巢与周围结构的界限变得不清晰。
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卵巢边界模糊可能与术后粘连有关,但也不能排除肿瘤复发等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回声
正常卵巢回声中等。如果出现异常回声,如实性回声、囊实性回声等,需要进一步分析。卵巢癌的超声表现常为囊实性肿块,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例如,囊实性回声的出现可能提示肿瘤内部既有囊性成分(坏死、液化等)又有实性成分(肿瘤细胞增殖)。
对于有卵巢相关病史或家族遗传史的女性,出现异常回声时更应警惕卵巢癌的可能。比如有BRCA基因突变家族史的女性,卵巢出现异常回声时需密切随访,因为这类人群卵巢癌的发病风险较高。
二、盆腔积液情况
1.积液量
阴超报告会记录盆腔积液的深度等情况。少量盆腔积液可能是生理性的,如排卵期可能有少量盆腔积液。但如果盆腔积液量较多,如深度超过2cm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可能提示存在病理情况。卵巢癌患者由于肿瘤刺激,可能会出现较多的盆腔积液,这是因为肿瘤组织渗出等原因导致液体在盆腔积聚。
对于绝经后女性,出现较多盆腔积液且卵巢有异常表现时,卵巢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为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若出现异常积液,肿瘤性病变的风险增加。
2.积液性质
如果盆腔积液为血性,那么卵巢癌的可能性更高。血性积液往往提示有肿瘤组织侵犯血管,导致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血性积液。例如,卵巢癌病灶侵犯周围血管,红细胞渗出到盆腔,就会出现血性盆腔积液。
对于有腹痛等症状同时伴有血性盆腔积液和卵巢异常表现的患者,要高度怀疑卵巢癌的可能,需进一步进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附件区肿块情况
1.肿块位置
阴超会明确附件区肿块是位于左侧卵巢、右侧卵巢还是双侧卵巢。卵巢癌可以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卵巢,了解肿块位置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等。例如,双侧卵巢出现肿块时,卵巢癌的可能性相对单侧更需警惕病情的严重性,因为双侧病变可能提示肿瘤分期较晚等情况。
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附件区肿块的位置还需结合手术史来判断是否为复发等情况。比如既往有卵巢手术史,现在附件区出现肿块,需要考虑复发卵巢癌的可能。
2.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报告会描述肿块与子宫、膀胱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果肿块与子宫粘连紧密,提示肿瘤可能侵犯子宫等周围组织,这在卵巢癌晚期较为常见。例如,卵巢癌组织浸润性生长,与子宫肌层粘连,会影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附件区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需要考虑在治疗卵巢癌的同时尽量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若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可能无法保留生育功能。
四、结合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判断
1.CA125等肿瘤标志物
CA125是卵巢癌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阴超报告结合CA125等肿瘤标志物结果更有助于诊断卵巢癌。如果阴超发现卵巢有异常表现,同时CA125明显升高(如大于35U/mL等),卵巢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例如,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常常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肿瘤的分期、病情进展等相关。
对于绝经前女性,CA125的参考值范围与绝经后不同,在查看报告时要注意结合患者的绝经状态来综合判断。比如绝经前女性CA125轻度升高,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而绝经后女性CA125轻度升高就更应警惕卵巢癌等病变。
总之,查看卵巢癌阴超报告需要综合分析卵巢的形态结构、盆腔积液情况、附件区肿块情况以及结合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指标,对于不同年龄、生育需求、病史等因素影响下的报告,都要全面考虑,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卵巢癌等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