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附件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功能性、病理性、炎症性囊肿,不同类型成因、临床表现有差异,诊断方法有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治疗原则有随访观察、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同情况适用不同治疗方式且需考虑年龄等因素。
一、定义
子宫附件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附件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子宫附件囊肿通常指发生在卵巢或输卵管的囊性肿物。
二、分类及成因
(一)功能性囊肿
成因: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常见于育龄女性。排卵后卵泡液潴留形成黄体囊肿,一般在月经周期结束后可自行消失;还有卵泡不成熟或持续存在形成的卵泡囊肿等。
年龄因素:育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活跃,相对更易出现功能性囊肿。
(二)病理性囊肿
成因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上,随着月经周期出血形成囊肿,囊内为类似巧克力样的粘稠液体,也叫巧克力囊肿。
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属于卵巢的良性肿瘤,可能与卵巢上皮异常增生有关。
卵巢冠囊肿:起源于中肾管或副中肾管遗迹,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但不同类型好发年龄有差异,女性均有发病可能。
(三)炎症性囊肿
成因:盆腔炎症波及卵巢,导致卵巢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等囊肿。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经期性生活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盆腔炎症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炎症性囊肿。如有不洁性生活史或经期有性生活,会破坏阴道内环境及宫颈屏障,使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多数无症状:较小的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
有症状时表现
腹痛:囊肿较大时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或胀痛,若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会引起突发的剧烈腹痛。例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患者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月经紊乱:某些功能性囊肿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比如黄体囊肿较大时可能影响孕激素分泌,引起月经提前或经期延长等。
压迫症状:囊肿较大压迫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压迫直肠时,可出现便秘等症状。
(二)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育龄女性: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因囊肿影响排卵或着床,导致不孕不育情况发生。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囊肿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更需关注。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出现附件囊肿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可能,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若出现囊肿,良性病变几率相对降低,恶性病变风险升高。
四、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触及附件区有无肿块,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但仅靠妇科检查有时难以明确囊肿性质。
(二)超声检查
作用:是诊断子宫附件囊肿的常用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囊内情况等。通过超声可判断囊肿是囊性还是实性,囊壁情况等。例如,巧克力囊肿在超声下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内有点状回声;浆液性囊腺瘤通常为单房、壁薄的无回声区。
年龄相关:不同年龄女性进行超声检查时,关注点略有不同,育龄女性关注囊肿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及功能性囊肿的可能,绝经后女性重点排查恶性病变。
(三)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作用:如CA125、CEA、AFP等,对于判断囊肿的良恶性有一定辅助价值。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恶性肿瘤,某些良性病变如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其轻度升高;而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例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时CA125常明显升高,但一些良性卵巢囊肿患者CA125也可能有轻度升高。
(四)腹腔镜检查
作用:对于诊断困难或考虑为卵巢肿瘤的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盆腔情况,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囊肿性质。但腹腔镜检查是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五、治疗原则
(一)随访观察
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功能性囊肿,尤其是直径小于5cm的囊肿,可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一般建议间隔1-3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若囊肿持续存在或有增大趋势,则需要进一步处理。
年龄因素: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对于较小的功能性囊肿更倾向于随访观察,因为部分功能性囊肿有自行消退可能,尽量避免过早进行有创治疗影响生育功能;而绝经后女性即使囊肿较小,也需密切观察,因为恶性病变风险相对较高。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囊肿直径大于5cm,尤其是持续存在的囊肿。
囊肿怀疑为恶性肿瘤。
囊肿发生扭转、破裂等急腹症情况。
手术方式
卵巢囊肿剥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患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或囊肿为恶性肿瘤的患者。
(三)药物治疗
针对性药物:对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使用性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通过抑制排卵、减少雌激素分泌等作用,控制异位内膜的生长,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
特殊人群:育龄女性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育影响较小的药物;绝经后女性使用药物治疗需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及对内分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