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和冠心病区别

来源:民福康

心肌缺血是心脏血液灌注减少致供氧及能量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本质是局部血液供需失衡,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是心肌缺血常见病因但非唯一。发病机制上,心肌缺血涉及血管和心肌耗氧因素,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病变。临床表现方面,心肌缺血有典型及非典型症状和相应体征,冠心病有不同类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症状和体征。诊断通过心电图、负荷试验、心脏超声等用于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等用于冠心病。治疗与预防上,心肌缺血和冠心病均需去除诱因、药物等治疗及健康生活方式等预防,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有不同预防重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本质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本质是心脏局部的血液供需失衡,可能由冠状动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心肌缺血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可能更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管狭窄相关,而年轻人可能因血管痉挛等因素引发。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病变,是心肌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但心肌缺血还可能由其他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引起,如冠状动脉栓塞、炎症等。

二、发病机制

心肌缺血:

血管因素:如冠状动脉痉挛可使血管突然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血液流变学异常,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小板活性增强等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影响心肌血流灌注。不同性别在血液流变学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一般女性在某些生理阶段血液黏稠度可能有变化。

心肌耗氧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能相应增加时,就会发生心肌缺血。不同年龄人群的基础心率、体力活动水平不同,心肌耗氧情况也不同,老年人基础心率相对较慢,但可能因器官功能衰退等因素在相同活动量下心肌耗氧相对更易超出供血能力。

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随着病情进展,斑块可能破裂、出血、形成血栓等,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发生心肌梗死。不同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影响显著,如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男性和女性在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暴露程度可能不同,例如男性吸烟率通常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心肌缺血:

症状:常见的有胸痛、胸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可缓解。不同年龄人群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如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易被忽视。

体征:发作时可能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等,但缓解后多无异常体征。

冠心病:

症状: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胸痛,与心肌缺血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发作更频繁、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不缓解,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不同性别在冠心病症状表现上可能有差异,女性心肌梗死时更容易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背痛、下颌痛等。

体征:部分患者在心肌梗死等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异常,心界扩大等体征,缓解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体征,但长期冠心病患者可能有心脏扩大等改变。

四、诊断方法

心肌缺血:

心电图:发作时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性改变,发作间期可能正常。动态心电图可记录较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心电图范围有一定差异,老年人的心电图可能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改变,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负荷试验:如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让患者运动增加心肌耗氧,观察心电图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对于老年人等运动受限的人群,可采用药物负荷试验。

心脏超声:可观察心肌运动情况,有助于发现心肌缺血导致的节段性运动异常。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形态、狭窄部位、程度等。

冠状动脉CTA: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冠状动脉图像,可初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但准确性相对冠状动脉造影稍低。

心肌核素显像:如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程度。

五、治疗与预防

心肌缺血:

治疗:首先去除诱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等。

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不同年龄人群的预防措施重点不同,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定期体检,监测心脏相关指标;儿童及青少年则应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开始预防,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

冠心病: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等)、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等)、硝酸酯类药物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外科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预防:同样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男性和女性在预防时都要注意,但女性可能更需关注绝经后激素变化对心血管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例如绝经后女性要更加注重血脂监测和心血管健康维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栓塞后导致心肌供血、供养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病理状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冠心病人吃牛羊肉行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心病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减少脂肪的摄入,即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羊肉、牛肉、猪肉等红肉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能吃,但是要适量。人体需要全面的营养补充。临床实践发现,长时间不食用红肉会造成贫血高发、抵抗力降低、其他疾病风险增加,对健康有害。红肉中含有铁和叶酸B12,可以预防贫血。
心肌缺血怎么检查不出来?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受周围环境,神经调节,血管本身的原因 ,生气着急等的影响,有些心肌缺血不一定有症状,这种缺血状态,心脏已经适应了,当遇到生气着急,大喜大悲,劳累等应急状态造成冠脉痉挛,就会有症状表现出,您可以进一步检查,心电图 ,心脏彩超,蹬车试验,心肌负荷试验,心脏CTA, 还可以做冠脉造影。
冠心病可以吃羊肉牛肉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心病的病人在冬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羊肉或者是牛肉,但是千万不要吃得太多,毕竟肉之类的食物是比较难以消化的,上年纪稍微有些大,消化功能不好,因此适当的吃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吃的太多就有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并且冠心病的病人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有什么问题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年轻女性心肌缺血什么原因引起?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年轻的女性表现出心肌缺血,一方面考虑可能是有些经常熬夜、造成睡眠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贫血造成的心肌缺血;部分病人可能是因为心肌炎或者是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等器质性的心脏疾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应该进一步检查清楚具体原因后进行调理,平时注意充足睡眠,不能熬夜,防止剧烈运动
下壁心肌缺血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下壁心肌缺血是否严重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下壁心肌缺血的形成和冠状动脉狭窄直接相关,但冠状动脉狭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心肌缺血,不仅对心脏有害,而且对全身有害,氧是心肌细胞活动所需的物质,氧气经过血液输送到细胞。一旦心脏没有供氧,整个负荷就由心肌提供,一旦发生缺血,也会发生
心电图女性心肌缺血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表现是一样的。主要是ST段的移位,表现为缺血相应部位导联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在0.05~0.20毫伏之间,伴或不伴随T波的低平、倒置,或“假性正常化”;或心电图呈动态的演变。T波改变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ST段,但如果和平时比较有明显的差别,也有助于诊
心脏彩超可以检查出冠心病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彩超不能检查出冠心病。心脏彩超主要对心脏的结构进行观察,经过彩超检查,能够诊断病人是否有心脏的肥大,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的关闭不全,能够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依据。冠心病是心脏的血管发生了病变,心脏彩超不能评估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要想明确诊断冠心病就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动脉造影可以明确病人
冠心病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心病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临床上有两类:一类是不严重的冠心病,称为稳定型冠心病或稳定型心绞痛。此病的特点是胸闷症状,病程不长,发作次数不多,可采取保守治疗。还有一种叫做严重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这类疾病的特点往往比较严重。轻度冠心病,不会对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发现冠心
冠心病牛肉可以吃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心病的病人是能吃牛肉的,但是要注意不要吃得过多。冠心病的病人进食应防止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因蛋白质不易消化,容易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摄入蛋白质应适量。牛肉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但因脂肪含量较少,冠心病病人可少量进食。牛肉制作方法以炖、煮、涮等少油烹调方法为主,不可采用爆炒、油
什么是前侧壁心肌缺血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前侧壁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的一种比较多见的心脏疾病,往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冠状动脉的痉挛或者是局部的微血管的循环障碍所造成。前壁心肌缺血容易产生心绞痛的症状,可以采用口服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来进行用药。心肌缺血应当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要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以低脂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冠心病的预防首先要去除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是否存在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引起冠心病高发的危险疾病是非常关键的,通过有效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人群长期存在有这种容易激动、熬夜、劳累、大量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造成冠心病高发的危险因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调
心肌缺血会造成心律失常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本身就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最常见的病因,比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都是心肌缺血的患者。心肌缺血本身可以影响到心脏的传导系统,而诱发出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比如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也可以出现一些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严重的心肌缺血的患者还会出现室扑、室
怎样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其实是冠心病的表现,冠心病的发生原理就是由于血管内长了斑块,造成血管的狭窄、阻塞,远端的血流不够了,出现了一些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有一些主观的判断方法,也有一些客观的判断方法。主观的判断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用病人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原来可以爬三层楼,没有任何不舒服,现在爬到了两层楼就开始出现胸痛、胸闷这些情况,则
心肌缺血的原因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本身有斑块,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比如狭窄程度大于50%,而导致心肌的绝对或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肌缺血。一旦发生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不适、疼痛、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心肌缺血的症状吃什么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症状分为五型,一种是隐匿性心肌病冠心病,第二种是心绞痛,第三种是心肌梗死,第四种是缺血性心肌病,第五种是猝死。五种冠心病每一种所需要服用的药物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去医院就诊,明确心肌缺血具体的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冠心病是什么病危险吗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比较危险的。冠心病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其中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即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及猝死等。冠心病属于心脏器质性损伤很容易因治疗不及时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