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分不同人群有相应表现,儿童有食欲不振等,成年人有消化不良等,老年人有消化功能减退等,从中医看因脾主运化失常致相关表现,调理可通过饮食、生活方式、中医理疗,儿童宜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需谨慎、特殊人群要遵医嘱。
一、脾虚的表现和症状
(一)不同人群的表现
儿童:儿童脾虚可能出现食欲不振、食量较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容易腹胀,大便溏稀且次数较多,精神状态欠佳,容易疲倦,睡觉不安稳,常有盗汗等表现。例如一些脾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进食后容易出现腹部胀满不适,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增长可能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
成年人:成年人脾虚常见症状有消化不良,食后腹胀明显,稍进食多些就会感觉胃脘部胀满不适,大便或溏或结,溏泄时大便不成形,排便不爽快;还可能出现神疲乏力,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等表现。长期脾虚的成年人可能会出现舌苔白腻,脉象缓弱等体征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脾虚多表现为消化功能进一步减退,食欲明显下降,进食量少,食后消化缓慢,腹胀较为突出,还可能伴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本身脏腑功能衰退,脾胃功能虚弱更为明显,同时可能合并有肾阳不足等情况,相互影响。
(二)常见症状的具体机制
从中医角度来看,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当脾虚时,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上述一系列表现。比如运化水谷精微失常,就导致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等消化方面的问题;运化水湿失常则会出现大便溏稀、肢体浮肿(轻的可能仅表现为眼睑浮肿等)等症状;气血生化不足则会出现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表现。
二、脾虚的调理方法
(一)饮食调理
儿童:儿童脾虚适合食用一些健脾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熬煮成粥,口感较好,儿童容易接受。还可以吃南瓜,南瓜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做成南瓜泥给儿童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儿童饮食要规律,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负担。
成年人:成年人脾虚在饮食上应遵循健脾养胃的原则。可以多吃薏米、芡实、粳米等煮粥食用,薏米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芡实能健脾止泻,粳米健脾和胃。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红枣,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能辅助健脾,但不宜过量食用,以免碍胃。避免暴饮暴食,要定时定量进餐,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火锅、肥肉、冷饮等。
老年人:老年人脾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可常吃小米粥,小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搭配山药、莲子等一起煮成粥,更能增强健脾功效。还可以吃鲫鱼,鲫鱼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合老年人脾虚食用,可清蒸或煮汤。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温度适宜,避免食用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二)生活方式调理
儿童: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在家长陪伴下进行适度的户外游戏),通过运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因为腹部受寒容易加重脾虚症状。
成年人:成年人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要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慢跑、瑜伽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的气机运行,导致脾虚加重。
老年人:老年人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当进行轻柔的运动,如八段锦等,八段锦中的一些动作有助于调理脾胃。老年人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下棋等方式缓解压力,因为老年人情绪波动可能更易影响脾胃功能,而且老年人本身脏腑功能衰退,心理状态对脾胃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三)中医理疗调理
儿童:儿童可以采用小儿推拿的方法调理脾虚,常见的推拿穴位有补脾经(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环形摩腹)、捏脊(从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穴)等。小儿推拿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因为儿童的穴位定位和操作力度都有严格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儿童造成伤害。
成年人:成年人可以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健脾的要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一般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烫伤为度。还可以拔罐,选择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拔罐,通过拔罐可以调节脾胃气血流通,改善脾虚症状,但拔罐时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和负压程度,避免儿童等特殊人群操作。
老年人:老年人可以进行艾灸,如艾灸中脘穴,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艾灸中脘穴能健脾胃、调气机。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烫伤皮肤。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如按摩脾经上的一些穴位,但同样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穴位刺激要适度。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其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在调理脾虚时要尤其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方法或药物,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在进行饮食、生活方式及中医理疗调理时都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身体反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孕妇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脾虚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等因素,不能自行随意采用一些调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