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祛湿气,尤其对寒湿体质效果显著。

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湿气排出。其原理在于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同时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水湿运化能力。
常用祛湿穴位包括足三里(健脾升胃气)、丰隆穴(化痰利湿)、中脘穴(调理脾胃)等,每穴艾灸10-15分钟,每周2-3次为宜。寒湿体质者表现为舌苔白腻、肢体困重,艾灸后可能出现排汗增多等排湿反应。
需注意,湿热体质者可能因艾灸加重口干、小便黄赤等症状,需配合拔罐或中药调理。孕妇、皮肤破损者及阴虚火旺者应避免自行艾灸。日常可搭配薏米、赤小豆等健脾食材,并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若湿气症状持续或伴关节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