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峡炎可由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和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还受免疫力低下(年龄因素、疾病影响)和环境因素(空气污染、过度劳累)影响,儿童因免疫系统等原因易感染,特定人群和环境下发病风险增加。
一、病毒感染
(一)常见病毒类型及感染途径
1.柯萨奇病毒:是引起急性咽峡炎较为常见的病毒之一,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柯萨奇病毒引发急性咽峡炎。例如,在托幼机构等儿童密集场所,病毒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
2.埃可病毒:同样可导致急性咽峡炎,其传播方式与柯萨奇病毒类似,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等途径传播。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埃可病毒,但儿童感染后引发急性咽峡炎的情况较为多见,这与儿童的生活环境和社交方式有关,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容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空气而感染。
3.腺病毒:也能引起急性咽峡炎,腺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被污染的手、物品或空气等。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腺病毒容易传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感染风险,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并出现急性咽峡炎的症状。
二、细菌感染
(一)常见细菌及感染机制
1.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急性咽峡炎的重要细菌病原体之一。该细菌可通过飞沫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儿童因劳累、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免疫力降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咽部引发感染。例如,在季节交替时,儿童若未能及时增减衣物,容易着凉,从而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急性咽峡炎的几率。
2.葡萄球菌:某些葡萄球菌菌株也可导致急性咽峡炎。葡萄球菌可存在于环境中的灰尘、空气等中,当人体咽部黏膜有轻微损伤时,葡萄球菌容易趁机侵入并引发感染。对于一些生活习惯不良,如经常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的儿童来说,更容易让葡萄球菌有可乘之机,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三、其他因素
(一)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而引发急性咽峡炎。例如,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部分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容易因感染病毒等而患上急性咽峡炎。青少年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导致免疫力短暂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2.疾病影响: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力往往受到影响,容易并发急性咽峡炎。此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免疫系统功能被抑制,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引发急性咽峡炎。
(二)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排放较多的地区,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病原体容易刺激咽部黏膜,降低咽部的防御功能,增加急性咽峡炎的发病几率。例如,在一些重工业城市,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群患急性咽峡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2.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病原体的可能性。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若长期熬夜、学习或工作负担过重,都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引发急性咽峡炎。比如,一些中学生为了备考长期熬夜学习,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就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而患上急性咽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