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临床表现观察包括皮疹特点(出现时间、形态)和全身症状(发热情况、全身不适);实验室检查有病毒学检查(疱疹刮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抗体检测);需与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疮等其他出疹性疾病鉴别,不同年龄人群鉴别时需考虑生理特点。
一、临床表现观察
(一)皮疹特点
1.出现时间:水痘皮疹一般在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10-21天左右开始出现,平均为14天。对于有接触史的人群需密切观察此时间段内皮肤变化。儿童通常较成人发病时间相对较早且皮疹表现更具典型性,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疹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辨别。
2.皮疹形态:初期皮疹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疱疹呈椭圆形,直径约3-5mm,周围有红晕,疱壁薄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变混浊,皮疹往往分批出现,所以在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情况:部分患者在出疹前1-2天可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但也有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儿童发热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出现波动,且婴儿发热时需警惕是否为重症水痘的表现,因为婴儿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变化较快。成人患水痘时全身症状往往较儿童重,发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全身不适:患者可能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儿童在患病初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婴儿则可能出现哭闹不止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一般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一)病毒学检查
1.疱疹刮片:取疱疹基底组织涂片,经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后,可发现多核巨细胞,这对水痘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是特异性诊断方法。多核巨细胞的出现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细胞融合形成,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较常见,但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所以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病毒分离:从疱疹液中分离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但病毒分离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且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疾病早期进行,阳性率较高。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毒分离更有意义,因为这类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通过病毒分离可以明确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
1.抗体检测: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确诊。对于近期有接触史但未发病的人群,可通过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来辅助判断是否有感染风险。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抗体产生可能相对缓慢,所以在血清学检查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对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成人血清学检查相对儿童更易获得准确的抗体滴度变化情况。
三、鉴别诊断
(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鉴别
1.丘疹性荨麻疹:多发生于婴幼儿,皮疹为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央有小水疱,无疱疹破溃后的结痂过程,瘙痒明显,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与水痘分批出现的多种疹型同时存在不同。
2.脓疱疮: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初为脓疱,后结痂,疱液浑浊,可培养出致病菌,一般无全身症状或全身症状较轻,与水痘的全身症状及典型皮疹表现不同。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鉴别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婴儿由于皮肤薄嫩,皮疹表现不典型,更需要仔细区分丘疹性荨麻疹和水痘;儿童在与其他出疹性疾病鉴别时,要结合病史、皮疹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成人患水痘时需与带状疱疹等疾病鉴别,带状疱疹一般沿神经分布,单侧发病,与水痘泛发全身且分批出疹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