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日常应注意什么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需从多方面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经系统表现和胆红素水平;加强喂养护理,保证充足喂养及合理喂养方式;营造适宜环境,注意光线、温度湿度;预防感染,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并减少探视;及时就医及定期随访,出现异常表现立即送医,按建议定期随访监测。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神经系统表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可能影响神经系统,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肌张力等。如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减退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胆红素脑病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不典型,早期发现异常能及时干预。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更要加强观察,因为他们对胆红素的耐受性更低,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2.胆红素水平监测: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因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关键因素,通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胆红素的动态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且接近危险值时,需要更密切的关注和干预。

二、加强喂养护理

1.喂养频率与量: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喂养,按需喂养。充足的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的肠道蠕动,有助于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对于低体重儿、早产儿等特殊新生儿,要根据其消化能力和体重情况,合理调整喂养量和频率,确保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喂养方式: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的一些成分有助于胆红素的代谢。如果无法母乳喂养,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好处,因为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对新生儿的健康有益,能促进胆红素的排泄等。

三、环境护理

1.光线环境: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光线柔和,避免强烈光线刺激。因为过强的光线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影响,而胆红素脑病本身就涉及神经系统,柔和的光线有助于新生儿的休息和恢复。例如,可使用窗帘适当遮挡过强的光线,营造一个相对安静、光线适宜的环境。

2.温度与湿度:维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2-25℃)和湿度(55%-65%)。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让新生儿感觉舒适,有利于其身体的恢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生理状态,而湿度不适宜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皮肤不适等情况,间接影响其整体健康状况。

四、预防感染

1.保持皮肤黏膜清洁:注意新生儿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清洁,每天进行适当的清洁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新生儿的病情。对于新生儿的皮肤,要轻柔擦拭,避免损伤;口腔清洁可在喂奶后适当喂少量温水进行。尤其是早产儿等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的新生儿,更要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降低感染风险。

2.减少探视: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和次数,避免新生儿接触过多外界人员,降低感染几率。过多人员探视可能带来各种病原体,增加新生儿感染的可能性。例如,尽量减少非必要的探视,如有探视人员,要求先洗手、换鞋等,做好防护措施后再接触新生儿。

五、及时就医与随访

1.及时就医指征:当新生儿出现嗜睡加重、抽搐、肌张力异常增高或其他异常表现时,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因为这些可能是胆红素脑病病情加重的信号,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2.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新生儿进行随访,监测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等。通过定期随访可以了解新生儿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等。例如,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怎么回事?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主要是体内胆红素水平严重升高引起的,而造成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原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如果新生儿出现严重感染或者是内出血、母乳性黄疸等问题,容易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2、胆红素代谢障碍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前期可能有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减退等症状。 1、嗜睡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前期主要以嗜睡为主,新生儿精神状态比较差,长时间处于昏睡状态,但是容易唤醒。 2、吸吮无力 由于大量的游离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新生儿可表现为吸吮无力、喂养困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有药物治疗、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球蛋白、人血白蛋白、苯巴比妥等药物,可起到降低血中胆红素,控制病情的作用。 2、光照治疗 光照疗法是降低胆红素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简单、副作用小的特点,一般应用460nm的蓝光照射皮肤即可快速降低血中
什么是胆红素脑病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胆红素脑病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主要发生在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中。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指由于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升高,并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等部位引起脑神经功能的损害,从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病因包括宫内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并未明确母乳性黄疸的确切病因,但母乳性黄疸可能是母乳摄入不足、母乳的成分、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 1.母乳摄入不足 患儿母乳摄入不足时,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慢,导致其非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重吸收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引发母乳性黄疸。 2.母乳的成分 母亲体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
黄疸值超过20一定得核黄疸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核黄疸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黄疸值超过20mg/dl是否一定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需要根据是否及时进行治疗进行分析。 正常足月儿黄疸指数应该小于12mg/dl,早产儿小于15mg/dl。黄疸指数达到20mg/dl相对较高,及时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患儿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且预后良好,不会发展成新生儿胆红
胆红素脑病三个月可逆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胆红素脑病一般是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此疾病属于不可逆性病变。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若治疗及时,随着胆红素数值恢复正常,患儿症状可逐渐减退,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但是患儿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属于不可逆转的损害,可对正常的生活产生影响。 家长平时要注意避免给予患儿听觉、视觉、触觉等刺激
先天性脑瘫是怎么回事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先天性的脑瘫一般是由于出生前因素或者围生期因素导致的。 1、出生前因素 孕期母亲抽烟酗酒,孕早期宫内感染或者中毒,孕妇长时间或者受到大剂量的放射线辐射,都可能会引起先天性脑瘫。 2、围生期因素 多种原因造成的早产,分娩时出现产伤导致婴儿颅内出血,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胎儿缺氧、脐带绕颈等,还有多种原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并未明确母乳性黄疸的确切病因,但母乳性黄疸可能是母乳摄入不足、母乳的成分、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 1.母乳摄入不足 患儿母乳摄入不足时,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慢,导致其非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重吸收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引发母乳性黄疸。 2.母乳的成分 母亲体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
婴儿肝功能正常可能发生核黄疸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核黄疸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婴儿肝功能正常是不是会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婴儿肝功能正常,但存在生理性黄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使胆红素水平降低,一般不会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如果是婴儿的身体较差,存在胆道闭锁的情况,且存在病理性黄疸,症状严重,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会引起脑瘫吗?如果出现脑瘫康复有效吗?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确实有可能会造成小儿脑性瘫痪。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又被称之为核黄疸,会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而这种损伤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出现小儿脑性瘫痪。但是出现小儿脑性瘫痪以后,及时的康复是有效的。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我们又称为核黄疸。是指出生一周以内,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导致的急性脑损伤,是由于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脑损伤。患儿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胆红素浸润,一般会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黄染、反应低下、嗜睡、肌张力减低、活动减少等症状。
胆红素脑病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胆红素脑病是指的新生儿时期的胆红素过高,造成胆红素透过脑屏障与神经细胞结合,造成的脑细胞的损伤。胆红素脑病一旦发生以后,便不可治疗,会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胆红素脑病出现时,会有些比较高的黄疸,出现嗜睡精神不好。随后出现抽搐和兴奋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有些发热。这样的情况缓解以后,会出现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所以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新生儿时期的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