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抽筋嘛

来源:民福康

运动神经元病可能会出现抽筋,其机制与神经功能异常、肌肉失用性改变有关,不同年龄段及性别患者抽筋影响有差异,生活方式中活动休息、营养因素会影响抽筋,病史相关的原有基础病史、既往治疗情况也会对抽筋产生影响,需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抽筋。

抽筋的可能机制

神经功能异常:运动神经元受损后,神经传导出现紊乱,可能影响对肌肉的正常调控,导致肌肉异常兴奋而出现抽筋现象。例如,脊髓前角细胞等运动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受损,使得神经冲动的传递和调节失衡,肌肉收缩的协调性被打破,容易引发肌肉痉挛性收缩即抽筋。

肌肉失用性改变:患者由于运动神经元病导致肌肉无力,活动减少,肌肉长期处于相对不活跃状态,会发生肌肉萎缩、纤维化等改变,肌肉的正常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也容易出现抽筋。比如,手部小肌肉因运动神经元病受累出现无力,长期不活动后肌肉状态改变,就可能出现抽筋情况。

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型运动神经元病相对罕见,若发病,抽筋可能影响其肢体运动功能,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肌肉系统尚不完善,运动神经元病对其神经肌肉调控的影响可能更易导致抽筋等肌肉异常表现,且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及运动功能的保护,避免因抽筋进一步影响肢体的正常发育和运动能力。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中运动神经元病导致的抽筋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持物等。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虽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因身体机能和日常活动量等差异,抽筋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女性患者若因抽筋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可能对其日常的梳妆、书写等活动产生较大不便。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本身肌肉功能和神经调节功能有所减退,运动神经元病导致的抽筋可能加重其行动不便,增加跌倒等风险。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对抽筋带来的身体不适和活动障碍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加注重护理和康复措施来缓解抽筋相关问题,保障其生活安全和质量。

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及应对

活动与休息:患者应适度进行活动,避免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进一步失用性改变,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如在病情允许下进行的肢体被动活动或轻度主动活动,有助于维持肌肉的柔韧性和神经调节功能,减少抽筋发生。例如,每天进行适量的床上肢体屈伸活动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代谢,降低抽筋几率。而过度劳累会使肌肉疲劳,增加抽筋风险,所以要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营养因素:合理的营养摄入很重要,缺乏某些营养素可能影响肌肉功能,增加抽筋风险。比如,缺乏钙、镁等矿物质时,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抽筋。患者应保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镁等元素的食物,如奶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以维持肌肉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抽筋发生的可能性。

病史相关影响及处理

原有基础病史:若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运动神经元病合并糖尿病时,高血糖等因素可能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从而增加抽筋的发生几率。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综合管理基础疾病和运动神经元病相关症状,控制血糖水平等,同时在处理抽筋问题时要考虑到基础病史对治疗的影响,优先采用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抽筋。

既往治疗情况:既往针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情况也会影响抽筋的发生和处理。例如,若曾使用过某些可能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在出现抽筋时需要权衡现有治疗方案,避免因处理抽筋而加重原有病情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缓解抽筋的措施,以患者舒适度为首要考虑,优先采用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方法来改善抽筋状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运动神经元病胳膊疼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胳膊一般是不会疼的。运动神经元病共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以及原发性侧索硬化四种类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以及吞咽困难等,通常不会出现疼痛症状。考虑患者胳膊疼,可能是局部神经肌肉损伤或者是炎症性疾病造成的。建议:患者可以注射依达拉奉治疗,延缓运动神经元病的
脑梗肌电图检查什么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一般情况下脑梗死不需要做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通过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及收缩的电活动,通过电刺激可以检查肌肉的兴奋及传导功能,有利于判断周围神经系统有没有病变。若在诊断脑梗死前做了肌电图检查,通常是为了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型神经病等,以上疾病会出现四肢无力、手脚麻木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包括饮食调理、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等。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适当增加羊肉、韭菜等食物摄入,能够起到行气通络的作用。此外,出现吞咽困难时,应选择流质、半流质食物,防止加重不适。 2、按摩理疗 患者可以配合按摩患肢肌肉,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并帮助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发生肌肉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1、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需要采用个体化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常用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红花、三七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
脑梗有什么征兆?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脑梗死的征兆主要包括突然眩晕、剧烈头痛、步态异常等。 1、突然眩晕 由于脑梗死容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宊然眩晕的症状。 2、剧烈头痛 脑梗死可能会导致颅内压明显升高,从而引起剧烈的头痛症状。 3、步态异常 脑梗死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容易造成肌
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药有什么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药主要包括补阳还五汤、虎潜丸、参苓白术散等。 1.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桃仁和地龙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遵医嘱使用可以改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2.虎潜丸 虎潜丸主要是由黄柏、龟甲、知母、熟地黄、陈皮、白芍、锁
脑梗肌电图检查什么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一般情况下脑梗死不需要做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通过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及收缩的电活动,通过电刺激可以检查肌肉的兴奋及传导功能,有助于判断周围神经系统是否存在病变。若在诊断脑梗死前做了肌电图检查,通常是为了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型神经病等,以上疾病会出现四肢无力、手脚麻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包括饮食调理、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等。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适当增加羊肉、韭菜等食物摄入,能够起到行气通络的作用。此外,出现吞咽困难时,应选择流质、半流质食物,防止加重不适。 2、按摩理疗 患者可以配合按摩患肢肌肉,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并帮助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发生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能治好吗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肌肉萎缩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原因进行分析。 若是患者的年龄较小,自身体质较好,肌肉萎缩是由于长期不运动或缺乏锻炼导致的,症状并不严重,通过加强锻炼、恢复肌肉活动,通常可以恢复肌肉的体积和功能,是可以治好的。但是若患者的年龄较大,自身体质较差,肌肉萎缩是由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遗传性疾病或
渐冻症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目前,渐冻症的病因仍不明确,大多数病例是获得性的(后天形成),而少数病例是家族性的(先天遗传)。 渐冻症,也被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关于其病因的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基于遗传背景的氧化损害和兴奋性毒性导致的运动神经元损害。这种病症的诊断可以通过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等手段进行。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疾病类型
张根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根据运动神经元损伤的部位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大脑的运动皮质损伤或者运动皮质下面的叫锥体束损伤,表现为侧索硬化,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还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在脊髓的前角和脑干部分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代表的有两类,一类影响到脑干,称为原发性延髓麻痹,如果只影响到肢体,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表现为舌肌的萎缩和小肌肉的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原因
张根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对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原因没有明确的认识,通常认为分为两部分,一种跟基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有基因易感性,就是某些人群更容易得这类疾病。另外就是外在的因素,通常认为可能和体力劳动、过度用力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确认,所以就运动神经元发病原因来讲,目前医学界尚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一些学说也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认识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张根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科的疑难病,治疗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还没有可以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可以采用的药物主要是两个,一个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部分的作用,另外一个是近年获批治疗这个疾病的药物,原来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后来发现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中也能够起到延缓、减轻病情的治疗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中医的痿证,可以采用治疗痿病的中药
假性运动神经元病症状
牛玥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假性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手部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并且会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胛一带发展,四肢肌力会减退但是感觉功能保留。另外,假性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会出现激素颤动,严重时会累及呼吸肌而引起呼吸肌麻痹,这种情况十分危险,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运动神经元病是怎么引起的
史方堃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第一、感染与免疫障碍。第二、某些重金属中毒或缺少元素。第三、遗传基因。第四、营养失调。第五、神经递质的异常,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导致运动神经元病的发作,患者需要针对病因来治疗。
肯尼迪病和运动神经元病区别?
童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肯尼迪病和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类似,主要的区别是通过肌电图的检查和基因的检测。肯尼迪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的疾病,大部分见于男性的患者,通常在30到50岁左右起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肌肉的萎缩、肌肉的无力以及肌肉麻痹;并且患者可以出现雄激素不足的表现,比如男性的患者可以出现乳房女性化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等。
免费咨询